SentiFin LogoSentiFin

Klarna 在 Tempo 区块链上首次推出稳定币 KlarnaUSD

欧洲
来源: PYMNTS.com发布时间: 2025/11/26 06:32:17 (北京时间)
Klarna
Stripe
稳定币
跨境支付
金融科技
, its first stablecoin and the first bank-issued token to debut on Tempo, a new payments-focused blockchain built by Stripe and Paradigm.

新闻要点

数字银行和支付提供商 Klarna 于11月25日宣布推出其首个稳定币 KlarnaUSD。该稳定币通过 Stripe 旗下的稳定币基础设施平台 Bridge 进行发行,目前在 Tempo 的测试网上运行,计划于2026年正式上线主网。 Klarna 此举旨在利用其1.14亿客户和1120亿美元的年商品总额规模,降低跨境支付成本,并挑战传统支付网络。尽管 Klarna 首席执行官 Sebastian Siemiatkowski 此前对加密货币持怀疑态度,但他现在认为加密基础设施已足够成熟,可以支持高交易量支付。 此次合作还深化了 Klarna 与 Stripe 的关系。然而,Stripe 的稳定币部门 Bridge 近期因其国家信托银行牌照申请遭到多家机构(包括 ICBA 和 BPI)的反对,面临监管审查。与此同时,稳定币市场正快速发展,Pay3、汇丰银行和 Visa 等公司都在积极拥抱这一技术。

背景介绍

稳定币作为一种加密资产,旨在保持其价值与某种稳定资产(如法定货币)挂钩,因此在数字支付和跨境交易中具有显著优势。麦肯锡估计,稳定币资产类别目前每年支持27万亿美元的交易量,并可能在本十年末超越传统支付网络。 Klarna 是一家总部位于瑞典的数字银行和支付服务提供商,在全球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交易量。Stripe 是一家领先的金融科技公司,提供支付处理基础设施,其 Bridge 部门专注于稳定币发行和结算技术。美国金融监管机构,如货币监理署(OCC),负责审查和批准银行牌照申请,对金融创新和相关风险保持警惕。

深度 AI 洞察

大型金融科技公司 Klarna 进军稳定币市场,尤其是在其首席执行官此前持怀疑态度以及其合作伙伴面临监管阻力的情况下,这背后存在哪些更广泛的战略影响? - 这一举动标志着主流机构对加密基础设施在实际用例中的接受度发生了转变。 - Klarna 庞大的规模可能显著加速稳定币在跨境支付中的采用,从而颠覆传统的汇款和支付网络。 - 尽管 Bridge 面临监管问题,但与 Stripe 的合作凸显了建立新支付轨道的战略一致性,表明了超越短期监管障碍的长期信念。 - 首席执行官态度的转变表明一种务实观点:随着基础设施的成熟,技术的效率已超越了过去的意识形态保留。 以 Stripe 的 Bridge 部门为例,对稳定币基础设施提供商日益增长的监管审查将如何塑造未来几年稳定币的竞争格局和采用轨迹? - 监管审查的加强可能导致行业整合,有利于那些资本充足且能够应对复杂合规要求的实体。 - 监管不确定性可能减缓创新速度,因为公司在推出新产品前会更加谨慎,以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 - 对于稳定币发行方而言,与获得监管批准或现有牌照的合作伙伴合作将变得至关重要,这可能提高市场进入壁垒。 - 尽管存在阻力,明确的监管框架最终可能增强投资者和用户的信心,从而推动长期更广泛的采用。 Klarna 的稳定币战略如何影响其与传统银行和支付网络的关系,以及这对于寻求创新的其他金融机构有何启示? - Klarna 旨在通过更低成本的区块链支付轨道挑战现有网络,这可能会加剧与传统银行和卡组织在跨境支付领域的竞争。 - 这一举措可能促使更多传统金融机构加速其自身的区块链和代币化战略,以保持竞争力,例如汇丰和 Visa 的行动。 -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关注那些能够有效整合传统金融服务与新兴区块链技术的公司,它们可能拥有更强的长期增长潜力。 - Klarna 的案例表明,即使是大型、既定的金融科技公司,也愿意冒险进入新兴领域,以寻求效率提升和市场颠覆,这为其他希望保持领先地位的机构提供了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