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Klarna通过Stripe的Tempo链推出新的美元稳定币,进军加密领域

全球
来源: Cointelegraph发布时间: 2025/11/26 03:14:14 (北京时间)
Klarna
Stripe
稳定币
数字支付
金融科技
Klarna通过Stripe的Tempo链推出新的美元稳定币,进军加密领域

新闻要点

支付公司Klarna已推出其美元稳定币KlarnaUSD,成为首个在Stripe和Paradigm开发的Tempo层一区块链上发行代币的数字银行。该稳定币目前已在Tempo测试网上线,并计划于2026年正式上线主网。 KlarnaUSD由Bridge(Stripe旗下的稳定币基础设施提供商)构建,此举进一步深化了Klarna与Stripe在全球26个市场的长期支付合作关系。Klarna首席执行官Sebastian Siemiatkowski表示,加密技术已达到快速、低成本、安全且可扩展的阶段,标志着Klarna在加密领域布局的开始。 Klarna发言人指出,公司初期将专注于稳定币的“内部使用”,例如降低国际支付成本,目前尚无将其整合到先买后付(BNPL)服务中的计划。文章还提到,美国于7月通过的《GENIUS法案》为稳定币制定了明确规则,推动了新的稳定币发行浪潮,包括MetaMask的mUSD和西联汇款计划中的USDPT。Visa也在7月扩展了其稳定币结算网络。目前,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约为3040亿美元。

背景介绍

Klarna是一家瑞典金融科技公司,专注于在线结账、支付和短期消费信贷,尤其以其“先买后付”(BNPL)服务闻名。Stripe则是一家美国科技公司,提供支付处理软件和API,其新推出的Tempo是与Paradigm合作开发的层一区块链,旨在支持高效的数字资产交易。 2025年7月,美国通过了《GENIUS法案》,为稳定币建立了明确的监管框架,极大地推动了该领域的创新和发行活动。在此背景下,多家传统金融和科技公司正积极探索稳定币的应用,试图利用其在跨境支付和结算方面的效率优势。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已达约3040亿美元,其中泰达币(USDT)和USDC占据主导地位。

深度 AI 洞察

Q: Klarna将稳定币的初始重点放在“内部使用”而非其核心BNPL服务上,这背后的真正战略考量是什么? - 这表明Klarna正在采取一种审慎的、分阶段的加密货币整合策略,以规避潜在的监管和运营风险。 - 内部使用(如降低国际支付成本)可以提供可衡量的效率提升和成本节约,为未来更广泛的客户应用奠定数据和经验基础,同时避免直接将波动性引入其消费信贷产品。 - 这也可能是在测试Tempo区块链和Bridge稳定币基础设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技术成熟后再向客户推出。 Q: Stripe通过Tempo链和Bridge基础设施在稳定币领域扮演关键角色,这对Stripe的长期战略和行业竞争格局意味着什么? - Stripe正在深化其作为金融基础设施提供商的角色,从传统支付处理扩展到新兴的区块链和数字资产领域,这使其能够捕获Web3经济中的新增长点。 - 通过提供底层的链和发行服务,Stripe不仅能服务于像Klarna这样的现有合作伙伴,还能吸引更广泛的企业客户进入稳定币市场,从而巩固其在数字经济核心基础设施中的地位。 - 这将加剧与传统金融机构、其他区块链基础设施提供商以及现有稳定币发行方的竞争,但也可能通过技术优势建立新的护城河。 Q: 鉴于《GENIUS法案》的通过和Klarna等主流公司的进入,稳定币市场可能如何重塑全球金融体系和支付格局? - 监管明确性是关键催化剂:GENIUS法案的通过极大地降低了机构进入稳定币市场的合规风险,促使更多传统金融和科技巨头加速布局。 - 跨境支付效率提升:稳定币的低成本、高效率和全天候结算能力,将对SWIFT等传统跨境支付系统构成长期挑战,尤其是在企业对企业(B2B)和企业对消费者(B2C)的国际结算中。 - 竞争加剧与融合:预计将出现传统银行发行稳定币、金融科技公司推出数字货币服务以及区块链原生企业不断创新的混合局面,最终可能促使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更深层次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