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纪要

新闻要点
阿里巴巴集团公布了2025财年第二季度业绩,收入同比增长15%(剔除高鑫零售和银泰后)。中国电商客户管理收入增长10%,云智能收入增长34%,其中AI相关产品连续第九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占外部客户收入的20%以上。 公司管理层强调了在AI+云和消费两大核心战略支柱上的持续投入。AI需求强劲,导致战略性投入增加,本季度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同比下降78%, GAAP净利润下降53%,自由现金流为负。管理层表示,由于快速商务业务的用户增长和交易量增加,以及AI云基础设施的投资。 快速商务业务的单位经济效益显著改善,每单亏损自7-8月以来削减了50%,订单量扩大带来了物流成本降低。高德地图日活跃用户达到3.6亿。管理层对AI未来需求增长充满信心,并指出全球AI服务器供应链(包括GPU等关键组件)存在瓶颈,预计将持续2-3年,可能导致资本支出超出此前计划的3800亿元人民币。
背景介绍
阿里巴巴集团是中国领先的电商和数字技术公司,其业务涵盖电商、云计算、数字媒体和娱乐、创新业务等多个领域。在2025财年第二季度,AI和云计算成为其重要的增长引擎,同时,其核心电商业务正通过“快速商务”等创新模式寻求市场份额的提升。 本季度财报发布之际,全球科技行业正经历由生成式AI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企业和消费者对AI应用的需求呈爆炸式增长,对相关计算基础设施的投资也随之激增。在此背景下,全球AI芯片和服务器供应链面临巨大压力,导致供不应求的局面。中国市场竞争激烈,阿里巴巴在巩固其在云计算和电商领域的市场地位方面面临持续挑战。
深度 AI 洞察
AI基础设施投资的真实回报周期和潜在风险是什么? AI基础设施的巨额投入,尤其是在GPU等关键硬件受供应链限制的情况下,其投资回报周期和效率是核心考量。尽管管理层表示目前难以量化CapEx与增量收入的比率,但强调了高质令牌和成本效益的重要性。这暗示了在AI应用和商业模式成熟之前,资本开支的回收可能存在较长的不确定性,且回报并非线性。如果AI泡沫破裂,或者竞争对手在模型训练效率、应用落地速度上取得突破,现有投资的价值可能面临重估风险。此外,依赖外部高优先级客户以优化资源分配的策略,可能导致对中小型客户的服务不足,从而错失更广泛的市场机会。 快速商务业务的单位经济效益改善是否可持续,以及其对核心电商利润率的长期影响? 快速商务业务通过优化订单组合和规模效应,显著改善了单位经济效益,亏损大幅收窄。这短期内提振了市场信心,但长期可持续性取决于其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提升用户粘性、订单频率及客单价,并最终实现盈利。管理层也承认,由于竞争激烈和持续投资,电商业务的调整后EBITDA仍可能波动。若投资持续,且单位经济效益优化未能完全抵消补贴成本,快速商务可能长期拖累核心电商的整体利润率,对投资者而言,需要关注其规模扩张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平衡点。 面对全球供应链瓶颈和激进的资本支出计划,阿里巴巴在AI领域的竞争优势是否稳固? 阿里巴巴管理层指出AI资源供不应求将持续2-3年,并暗示可能进一步扩大CapEx。在硬件瓶颈面前,拥有强大资本实力和供应链议价能力的公司将占据优势。阿里巴巴作为全栈AI服务提供商,从底层基础设施到大模型再到终端应用均有布局,这种垂直整合有助于应对供应链挑战,并确保其模型训练和推理能力。然而,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仍可能影响其扩张速度。此外,其自研模型如QN-3 Max的领先地位能否持续,以及在消费者AI应用方面能否有效变现,将是决定其长期竞争力的关键。特别是在西方国家对中国科技企业的技术限制背景下,获取先进AI芯片的难度和成本可能高于预期,这将直接影响其AI战略的执行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