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数字支付竞争加剧,Klarna将推出美元支持的稳定币

全球
来源: 路透社发布时间: 2025/11/25 22:20:21 (北京时间)
Klarna
稳定币
数字支付
金融科技
监管框架
A screen displays the company logo for Swedish fintech Klarna,during the company’s IPO on the floor of the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NYSE) in New York City, U.S., September 10, 2025. REUTERS/Brendan McDermid/File Photo Purchase Licensing Rights, opens new tab

新闻要点

瑞典金融科技公司Klarna宣布将于2026年推出一款名为KlarnaUSD的美元支持稳定币,目前正在测试中,旨在将其用于日常支付和跨境交易,提供比传统银行更快、更便宜的替代方案。此举正值监管机构加强对数字资产的审查,但Klarna预期将受益于美国的《GENIUS法案》和欧洲的MiCA等监管框架。 Klarna作为欧洲最大的金融科技公司之一,在美国拥有最大的用户群。该稳定币将运行在Stripe和Paradigm开发的Tempo区块链上。此举也追随了竞争对手PayPal和Stripe推出各自稳定币的步伐。Klarna首席执行官Sebastian Siemiatkowski曾是加密货币怀疑论者,现在表示加密货币已进入快速、低成本、安全且可扩展的阶段。Klarna上周公布了自9月上市以来的首份季度财报,收入超出分析师预期。

背景介绍

稳定币是一种价值与传统法定货币挂钩的加密货币,近年来其使用量激增,交易者将其作为在波动性较大的代币之间转移资金的相对稳定的资产。Klarna是欧洲领先的“先买后付”公司,在美国市场拥有庞大用户基础。在Klarna之前,PayPal和Stripe等主要支付公司也已推出或正在开发自己的美元稳定币。 全球范围内,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正积极制定数字资产的新规则。在美国,潜在的《GENIUS法案》旨在为稳定币提供明确的监管框架;在欧洲,加密资产市场监管(MiCA)法规已生效,旨在为加密资产市场提供统一的监管环境,以促进创新并保护消费者和投资者。

深度 AI 洞察

Klarna此举的真正战略动机是什么? 除了表面上的“更快、更便宜的支付”之外,Klarna进入稳定币市场有更深层次的战略考量: - 防御性竞争与市场份额争夺: 随着PayPal和Stripe等巨头纷纷推出稳定币,Klarna若不跟进,将面临潜在的市场份额流失和未来支付生态系统中的边缘化风险。这是一种防御性措施,也是在数字支付领域保持竞争力的主动出击。 - 深化用户粘性与价值链拓展: 稳定币能让Klarna超越传统的“先买后付”业务,进入日常支付和跨境汇款领域,从而增加用户在其平台上的停留时间、交易频率,并拓展其在金融服务价值链中的地位。 - 规避传统银行体系的成本与摩擦: 稳定币提供了绕过传统银行基础设施的潜力,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结算速度,这对于以效率和低费率为核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公司至关重要。特别是在特朗普政府对金融创新持开放态度的背景下,这种“去中介化”的尝试可能获得更多政策空间。 - 抓住监管明确化带来的机遇: 首席执行官态度的转变,以及对GENIUS Act和MiCA的提及,表明Klarna看到了监管明确化带来的合法性与规模化机遇。在合规框架下运营稳定币,能够吸引更广泛的主流用户和企业,降低不确定性。 美国和欧洲的稳定币监管框架将如何重塑竞争格局? 明确的监管框架将对稳定币市场的竞争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 合规成本提高,利好大型成熟玩家: 《GENIUS法案》和MiCA等法规通常会设定严格的资本要求、储备金透明度、审计和消费者保护标准。这会增加合规成本,对小型或资金不足的参与者构成挑战,从而巩固Klarna、PayPal、Stripe等已具备强大资源和合规能力的巨头的市场地位。 - 提升稳定币可信度,加速主流采纳: 监管的明确性将极大增强稳定币的公信力,降低金融机构和企业对其风险的担忧,加速其在主流金融和商业场景中的采纳。这可能为KlarnaUSD等合规稳定币带来巨大的市场增长空间。 - 可能导致“监管套利”空间缩小: 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建立起稳定币监管框架,企业进行监管套利的空间将大大缩小。竞争将更多地转向产品创新、用户体验和生态系统建设,而非寻找监管漏洞。 - 美国在全球数字货币竞争中的地位: 在特朗普政府下,美国通过《GENIUS法案》等措施积极拥抱稳定币创新,有助于确保其在全球数字货币生态系统中的领导地位,尤其是在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可能通过美元稳定币得到强化的背景下。 这种“大公司稳定币”趋势对传统银行业务和美联储数字美元(CBDC)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大型金融科技公司推出稳定币,对传统银行业务和潜在的CBDC构成了复杂且多维度的影响: - 传统银行的压力与转型: 稳定币的兴起将进一步蚕食传统银行在支付、结算和跨境汇款领域的市场份额,迫使银行加速数字化转型,开发自己的区块链解决方案或与这些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否则将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存款流失至稳定币可能是一个长期担忧。 - 美联储数字美元(CBDC)的必要性与定位: 私营部门稳定币的蓬勃发展,可能促使美联储重新评估其CBDC战略。如果私人稳定币能够有效满足公共需求,CBDC的紧迫性可能会降低;反之,如果私人稳定币出现系统性风险或无法实现普惠金融目标,CBDC的推出将显得更为必要,作为对私营部门解决方案的补充或替代。 - 美元霸权的演变: 以美元计价的稳定币的广泛采用,在全球范围内强化了美元的数字影响力,即使不是由中央银行直接发行。在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的经济策略下,通过私人部门稳定币巩固美元的国际地位,可能是一个受欢迎的结果,甚至可能被视为比直接发行CBDC更灵活、更市场化的巩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