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警告股市风险——特朗普总统的关税使警告更为严峻

新闻要点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警告称,股市估值“相当高”,标准普尔500指数的远期市盈率为21.5倍,高于10年平均水平18.7倍。尽管市场预期未来12个月将有20%的上涨空间,但特朗普总统的关税政策导致经济基本面恶化,使得这一警告显得更为严峻。 自4月实施10%的基准关税以来,通胀率从2.3%加速至9月的3%,而月均就业增长从1月至4月的12.3万降至5月至9月的3.9万。失业率也从4.2%升至4.4%。消费者信心指数在2025年11月跌至51,接近历史最低点,消费者对物价上涨和收入疲软感到沮丧。 消费支出占据美国GDP的三分之二,消费者信心的低迷预示着未来几个月支出将减少,这可能导致华尔街分析师下调盈利预期。尽管估值本身并非短期回调的唯一指标,但投资者情绪已从45.9%的看涨比例降至32.6%。文章建议投资者应为股市可能出现的不利结果做好准备,并考虑增加现金头寸。
背景介绍
2025年,美国经济正面临多重挑战,特别是在特朗普总统连任后其政府实施的关税政策背景下。自4月以来,一项10%的基准关税已对经济产生连锁反应,具体表现为通胀加速和就业市场放缓。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此前已对股市高估值发出警告,而经济数据证实了这些担忧。 消费者信心指数是衡量经济健康状况的关键指标,其持续低迷预示着占GDP三分之二的消费者支出可能面临压力。历史数据显示,在通胀高企时期,消费者信心往往会大幅下降,例如2022年因疫情影响导致通胀飙升时的表现。当前的经济环境与这些历史模式相呼应,加剧了市场对经济前景的担忧。
深度 AI 洞察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对企业盈利和消费者行为的长期影响是什么? - 关税作为一种保护主义工具,旨在支持国内产业,但长期来看,它可能通过推高进口商品成本、引发贸易伙伴报复以及扰乱全球供应链来损害企业盈利能力。 - 企业可能面临更高的投入成本、更低的利润率以及国际市场份额的流失。 - 对消费者而言,关税直接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而即使是国内生产的替代品也可能借机提价,从而侵蚀消费者购买力,降低实际收入,进而抑制消费支出。 - 这种影响可能形成一个负反馈循环:通胀上升和就业市场疲软导致消费者信心持续低迷,进一步压制需求,最终反映在企业营收和盈利能力的下降上。 美联储在当前关税驱动的经济逆风中,其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如何? - 美联储的主要工具是利率调整和量化宽松/紧缩,这些工具主要影响需求侧和金融市场流动性。然而,关税引发的通胀是成本推动型的,而非纯粹的需求过热。 - 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若通过大幅加息来抑制通胀,可能会进一步削弱本已因关税受损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市场,从而陷入“滞胀”困境。 - 美联储的政策应对空间因此被压缩,可能面临在控制通胀和避免深度衰退之间进行艰难权衡的挑战。 - 关税政策作为财政工具,与货币政策可能产生冲突,使得美联储的政策目标更难实现,并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市场对华尔街普遍乐观的盈利预测应持何种怀疑态度? - 华尔街分析师的“自下而上”盈利预测往往滞后于宏观经济趋势的恶化,尤其是在非传统经济冲击(如大规模关税)的背景下。 - 分析师模型可能未能充分计入关税对供应链、国际贸易关系和长期消费者行为模式的深远影响。 - 随着经济数据(如消费者信心、就业和通胀)的持续恶化,以及企业盈利预警的出现,市场可能会经历一个盈利预期被大幅下调的阶段。 - 投资者应警惕“市场可以保持非理性远超你能保持偿付能力”的风险,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基本面恶化最终会反映在盈利上,这可能导致市场在某一时刻进行“重新定价”。当前建议增加现金头寸,正是为了在这种潜在的预期修正中保护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