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欧洲央行最新警告称,稳定币可能“构成稳定性风险”

全球
来源: Decrypt发布时间: 2025/11/25 07:08:16 (北京时间)
欧洲央行
稳定币
央行数字货币
美国国债
数字欧元
European flags in front of the Berlaymont building, headquarters of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in Brussels, Belgium. Image: Shutterstock/Decrypt

新闻要点

欧洲央行在其最新报告中再次警告稳定币的风险,指出投资者兴趣扩大和全球监管发展已将稳定币市值推至新高,这可能“构成金融稳定性风险”。报告强调,稳定币的主要脆弱性在于投资者对其能否按面值赎回失去信心,这可能导致“挤兑”和“脱钩事件”,进而对加密市场及其他市场造成溢出效应。 报告指出,Tether的USDT和Circle的USDC等主要稳定币是美国国库券的最大持有者之一,其挤兑可能引发储备资产的“抛售潮”,影响美国国债市场的运作。尽管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签署了《GENIUS法案》为稳定币建立了监管框架,刺激了其采用率激增,但欧洲央行认为欧元区内稳定币带来的金融稳定性风险有限,因为大多数数字代币都与美元资产挂钩。 然而,欧洲央行仍然呼吁密切关注稳定币的快速增长。同时,欧洲央行正在推进其自身的央行数字货币(CBDC),以期实现现金数字化。这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禁止机构在美国发行CBDC的行政命令形成了鲜明对比,特朗普认为CBDC是“对自由的危险威胁”。

背景介绍

稳定币是加密货币的一种,旨在通过与传统资产(如美元或国库券)挂钩来维持稳定的价值,从而规避其他加密货币常见的剧烈价格波动。它们在加密交易中被广泛用于在不使用传统银行系统的情况下进行交易。近期,由于友好的监管环境,特别是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于2025年7月签署的《GENIUS法案》建立了稳定币的监管框架,稳定币的采用率激增。 然而,包括欧洲央行在内的全球金融监管机构一直对稳定币的潜在风险表达担忧。欧洲央行长期以来一直警告稳定币可能带来的金融稳定性和消费者保护问题,并正在积极开发自己的央行数字货币(CBDC)——数字欧元。这与特朗普总统在美国禁止CBDC的立场形成了对比,凸显了全球对数字货币未来路径的不同愿景。

深度 AI 洞察

欧洲央行反复警告稳定币风险的深层战略动机是什么? - 欧洲央行的警告超越了单纯的金融稳定考量,其核心是推动数字欧元的采用,以维护欧元区在数字经济中的货币主权和影响力。通过强调私营稳定币的潜在脆弱性,欧洲央行试图将央行数字货币定位为更安全、更受控的替代方案。 - 鉴于大多数主要稳定币都与美元挂钩并持有大量美国国债,这些警告也隐含了对美元在数字资产领域日益增长的主导地位的制衡。这可以被视为一种防御性策略,旨在限制外部货币体系对欧元区金融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 - 此外,这些警告旨在为未来更严格的欧盟层面稳定币监管铺路,从而赋予欧洲央行及其成员国央行更大的权力来监管和控制数字资产市场,确保其与欧元区的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目标相符。 美国(特朗普政府)与欧盟(欧洲央行)在数字货币监管上的分歧将如何影响全球金融格局? - 监管套利与创新中心转移: 美国对稳定币的“友好”监管环境(例如《GENIUS法案》)可能吸引更多的稳定币发行方和创新活动,使其成为私营数字资产领域的主要创新中心。而欧盟更侧重于央行数字货币和更严格的私营稳定币监管,可能导致创新或资本流向更宽松的司法管辖区。 - 数字货币地缘政治: 这种分歧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数字货币愿景:一种是受国家支持和控制的CBDC主导的体系(欧盟),另一种是鼓励私营部门创新但受明确监管的稳定币体系(美国)。这可能导致全球数字金融体系的碎片化,并加剧在制定国际数字货币标准方面的竞争。 - 市场效率与风险管理: 私营稳定币的快速发展和互联互通性可能带来更高的市场效率,但也可能引入系统性风险,尤其是在缺乏统一国际监管标准的情况下。相比之下,CBDC旨在提供更受控和更安全的数字支付基础设施,但可能牺牲部分市场创新和隐私。 稳定币市场规模的预期增长及其对传统金融体系的潜在影响被低估了吗? - 尽管欧洲央行认为欧元区风险有限,但全球稳定币市值预计在2026年底达到7500亿美元,其增长速度和规模可能被传统金融机构低估了。这种快速增长意味着稳定币的持有和交易将对全球流动性和利率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尤其是在美国国债市场。 - 大型科技公司和银行(如亚马逊、摩根大通)发行自身稳定币的兴趣表明,稳定币正在从加密生态系统扩展到更广泛的商业和金融领域。这可能导致传统银行系统的部分功能被绕开,迫使传统金融机构加速数字化转型,并重新评估其支付和结算策略。 - 稳定币与传统金融(特别是美国国债市场)日益增强的联系,意味着其挤兑或脱钩事件可能不再仅仅是加密市场的问题,而有潜力成为更广泛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来源。对这种跨市场溢出效应的复杂性和程度,市场可能尚未充分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