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富翁斯坦利·德鲁肯米勒过去一年抛售了英伟达、Palantir和礼来,转而买入了两支最便宜的“七巨头”股票。

新闻要点
著名对冲基金经理斯坦利·德鲁肯米勒(Stanley Druckenmiller)过去一年对其约40亿美元的家庭办公室投资组合进行了重组。他出售了英伟达(Nvidia)、Palantir Technologies和礼来(Eli Lilly)的全部持仓。 这些被抛售的公司在过去三年中股价分别上涨了1000%、2000%和180%以上,德鲁肯米勒曾提到估值过高是出售英伟达的原因之一,这可能也适用于Palantir和礼来。与此同时,德鲁肯米勒在第三季度买入了Alphabet和Meta Platforms的股票,这两家公司被认为是“七巨头”中估值相对较低且同样受益于AI浪潮的股票。 Alphabet和Meta Platforms正大力投资AI以提升其社交媒体应用性能、广告效果并拓展云服务,这些举措有望推动其收入增长。
背景介绍
斯坦利·德鲁肯米勒是华尔街传奇投资者,以其卓越的长期投资回报而闻名,其执掌的Duquesne Capital Management在三十年间实现了30%的年均回报,且从未出现亏损年份。他目前通过Duquesne家族办公室管理约40亿美元的证券。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13F报告,管理超过1亿美元证券的投资者需要每季度披露其买卖情况。这份报告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洞察顶尖基金经理投资策略的窗口,揭示了德鲁肯米勒近期出售和买入的股票。 “七巨头”通常指苹果、微软、亚马逊、谷歌(Alphabet)、英伟达、特斯拉和Meta Platforms,这些大型科技公司在近年来是美股市场上涨的主要推动力。
深度 AI 洞察
德鲁肯米勒的投资组合调整揭示了AI投资的何种演变? 德鲁肯米勒从高估值AI“纯玩”股(Nvidia、Palantir)转向更便宜、但同样受益于AI的科技巨头(Alphabet、Meta),这可能预示着AI投资正从早期的高增长、高估值阶段进入一个更注重价值和规模的阶段。 投资者可能开始关注那些能将AI技术整合到现有庞大业务模型中,并已产生可观现金流的公司,而非仅仅是技术提供商。 这种转变暗示市场对AI增长的预期可能变得更加理性,寻求更可持续的盈利路径,尤其是在2025年特朗普政府的宏观政策下,市场对经济稳定性和企业盈利确定性的要求可能提高。 在“七巨头”内部进行价值轮动,这对于当前的市场格局意味着什么? 德鲁肯米勒的举动表明,即使是表现出色的“七巨头”内部,也存在估值分化和投资机会的重新评估。这并非是对AI叙事的彻底否定,而是对AI受益者进行更精细的筛选。 这可能引发其他大型基金经理对自身持仓的审视,导致部分资金从估值极高的AI领头羊流向那些估值更合理、护城河更深、且仍有强大AI整合能力的公司。 在当前(2025年)全球经济挑战与美联储潜在政策转向的背景下,这种对“价值”的强调可能成为一种更广泛的市场趋势,促使投资者寻求风险调整后回报更高的机会。 德鲁肯米勒的策略是否预示着未来几年科技股投资的新范式? 是的,这可能标志着一个新范式的开始,即“以合理价格获取高质量增长”。过去几年市场热衷于追逐高增长但高估值的资产,但随着AI技术日益成熟和竞争加剧,以及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估值纪律将变得更加重要。 德鲁肯米勒的行动强调了在投资中平衡增长潜力与估值风险的必要性,尤其是在一个由成熟AI技术和更传统盈利模式驱动的市场中。投资者应关注那些能够通过AI实现成本优化、效率提升和新产品开发,同时保持强劲自由现金流的公司。 这与特朗普政府可能推动的“美国优先”和制造业回流政策相契合,这些政策可能在特定领域刺激需求,但整体上会促使投资者对企业的基本面和估值进行更严格的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