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谷歌AI基础设施负责人称,为满足需求,公司必须每6个月将AI服务能力翻倍

北美
来源: CNBC发布时间: 2025/11/22 02:08:19 (北京时间)
谷歌
Alphabet
人工智能
资本支出
云计算
AI芯片
Amin Vahdat, VP of Machine Learning, Systems and Cloud AI at Google, holds up TPU Version 4 at Google headquarters in Mountain View, California, on July 23, 2024.

新闻要点

谷歌云副总裁阿明·瓦赫达特向员工表示,为满足人工智能服务需求,谷歌必须每六个月将其AI服务能力翻倍,目标是在未来4-5年内实现1000倍的增长。他强调,AI基础设施的竞争是AI竞赛中最关键也是最昂贵的部分,谷歌的目标是提供更可靠、高性能和可扩展的基础设施,而非盲目地超越竞争对手的支出。 瓦赫达特指出,谷歌通过更高效的模型和定制芯片(如新的第七代张量处理单元Ironwood)来增强能力。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承认对潜在AI泡沫的担忧,但强调了不积极投资的风险,并指出谷歌云业务的强劲增长(季度营收超150亿美元,年增长34%,积压订单达1550亿美元)。他表示,计算能力是当前瓶颈,影响了诸如Veo等产品的用户拓展。CFO安娜特·阿什肯纳齐则提及将更多客户从物理数据中心引入云端是实现健康自由现金流的途径之一。

背景介绍

Alphabet(谷歌母公司)近期公布了优于预期的第三季度财报,并年内第二次上调了资本支出预测,预计2025年资本支出将达到910亿至930亿美元,并在2026年“显著增加”。包括微软、亚马逊和Meta在内的超大规模云服务提供商也提高了其资本支出指引,预计2025年这四家公司将合计支出超过3800亿美元。 AI领域正经历激烈竞争,谷歌与OpenAI等公司竞相推出先进的AI模型。市场对AI投资是否合理以及是否存在潜在泡沫的讨论日益增多,尤其是在英伟达财报发布前夕,一些AI相关公司的股价曾出现下跌。

深度 AI 洞察

当前企业激进的AI资本支出,是理性投资还是泡沫前兆? - 表面看,谷歌及其他超大规模云服务商的巨额资本支出是为满足当前AI需求的爆发式增长。皮查伊指出,若无足够的计算能力,谷歌云的业绩会更好,这表明需求是真实的且未被充分满足。 - 然而,这种集体性的、指数级的支出增长模式,在历史上往往伴随着新兴技术泡沫。尽管企业强调“纪律性”和“效率”,但“风险是低估了不投资的后果”这一论调,也常是泡沫形成期管理层为合理化高投入的说辞。 - 关键在于这些投资能否转化为可持续的、高利润的收入流。如果AI应用和服务的货币化速度无法跟上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或者竞争导致定价权大幅削弱,那么即便需求真实,也可能面临投资回报率不佳的困境,从而引发市场对“泡沫破裂”的担忧。 谷歌强调效率和定制芯片而非“烧钱”的策略,其深层动机和潜在效果是什么? - 谷歌宣称不追求“烧钱”而是追求“更可靠、高性能、可扩展”的基础设施,这反映了其在AI军备竞赛中差异化竞争的战略。通过自研TPU等定制芯片,谷歌旨在提升计算效率,降低单位成本和能耗,从而在长期降低运营成本并提高利润率。 - 这种策略如果成功,不仅能为谷歌自身提供更强的AI能力和成本优势,也可能成为其云服务吸引客户的关键卖点。在AI算力成为核心竞争力的背景下,拥有更高性价比、更具优化潜力的硬件和软件栈,将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 这也暗示了谷歌可能期望通过技术创新来避免陷入纯粹的资本支出竞赛泥潭,从而在财务表现上显得更为“稳健”。 AI基础设施的瓶颈对谷歌的长期竞争力和估值意味着什么? - 皮查伊明确指出容量供应是瓶颈,这直接限制了谷歌将新AI产品(如Veo)推向更广泛用户的能力,从而影响了用户增长和市场份额的快速获取。在AI领域,先发优势和规模效应至关重要,瓶颈可能导致机会流失。 - 长期来看,如果谷歌无法有效突破这一瓶颈,其在AI创新上的投入(如DeepMind的研究成果)可能无法充分商业化,从而影响其在AI时代的领导地位。投资者需要关注谷歌能否在满足指数级增长需求的同时,保持资本支出的效率和财务健康,以证明其高昂的估值是合理的。 - 另一方面,解决瓶颈本身也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一旦谷歌能够高效、经济地扩展其AI基础设施,将有望实现更快的用户增长、更广泛的产品部署和更强大的生态系统效应,从而驱动营收和利润的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