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新宠:礼来成为医疗健康领域首个万亿美元巨头

新闻要点
礼来公司创造历史,成为首家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的医疗健康公司,今年迄今股价上涨超过36%。这一成就主要得益于其GLP-1药物Mounjaro(糖尿病)和Zepbound(减肥)的强劲表现,两者在2025年第三季度合计贡献了101亿美元收入,占礼来季度总销售额的57%以上。 礼来目前占据美国GLP-1处方药市场近60%的份额,超越竞争对手诺和诺德。这归因于Mounjaro卓越的双重作用机制以及激进的直接面向消费者策略,包括与沃尔玛合作以更低现金价格销售Zepbound。分析师预计,到2030年代初,减肥药市场规模可能达到1500亿美元,礼来的肥胖症药物组合(包括即将上市的口服药orforglipron)峰值全球收入或达1010亿美元。 尽管市盈率高达51倍,但礼来被视为风险规避型投资者的“新七巨头”,在科技股波动加剧时期提供可预测的增长。首席执行官戴夫·里克斯正将其定位为长期复合增长型公司,并通过与英伟达合作开发药物发现超级计算机来扩展创新管线,以应对潜在的专利悬崖。主要风险包括Mounjaro的定价压力和orforglipron的执行风险。
背景介绍
礼来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制药公司之一,以其在糖尿病、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等治疗领域的产品组合而闻名。近年来,市场对其GLP-1受体激动剂药物寄予厚望,尤其是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Mounjaro(替西帕肽)和用于减肥的Zepbound(替西帕肽)。 这些药物代表了治疗肥胖症和糖尿病的重大突破,市场普遍预期其将带来数十亿甚至上千亿美元的收入。礼来此前已在胰岛素和糖尿病治疗领域拥有深厚积累,GLP-1药物的成功使其在代谢疾病领域的领先地位得到巩固和扩展。此次市值突破万亿美元,反映了市场对这些创新药物未来增长潜力的极高预期。
深度 AI 洞察
礼来万亿市值背后,是医疗健康投资偏好的根本性转变,还是昙花一现的“科技替代品”? - 礼来市值达到万亿美元,并非仅仅是对其GLP-1药物当前销售的线性反应,更是市场对“可预测、防御性、高增长”叙事的强烈拥抱。在科技巨头面临AI资本支出回报率、估值泡沫和地缘政治波动的质疑时,礼来提供了一个相对清晰的增长路径,即利用巨大的未满足医疗需求(肥胖症)。这表明,投资者正在寻找新的“安全港”和增长引擎,尤其是在科技股持续高波动性的背景下。 - 然而,这其中也存在一个微妙的风险:市场是否将礼来过度定位为“科技替代品”?如果大型科技公司未来能够证明其AI投资的有效回报,或者宏观经济环境导致投资者重新偏好高风险高回报的科技增长股,那么礼来作为“避险增长股”的吸引力可能会减弱。 考虑到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对药品定价的持续关注,礼来与白宫达成GLP-1定价协议的可能性及其对盈利模式的冲击有多大? - 特朗普政府一贯强调降低药品价格,尤其关注高价创新药。文章提及“白宫定价协议可能解锁另外4000万医保患者”,这暗示了潜在的“以价换量”策略。如果礼来能够与政府达成协议,即便单价有所下降,但巨大的增量市场(4000万医保患者)将显著扩大其营收基础,从而可能抵消甚至超越单价下降带来的负面影响。 - 关键在于协议的条款和政府施压的程度。若协议过于激进,可能短期内影响毛利率;但从长期战略看,通过医保覆盖扩大市场渗透率,有助于巩固其市场主导地位,并提升社会认可度,从而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更有利位置。这是一种复杂的政治经济博弈,礼来需要平衡短期利润与长期市场战略。 礼来与英伟达合作开发药物发现超级计算机,这是否预示着制药行业传统的研发模式正在被颠覆,以及对未来竞争格局的影响? - 礼来与英伟达的合作是制药行业拥抱AI和计算生物学趋势的明确信号。这意味着制药公司正从传统的“湿实验室”实验转向“干实验室”的计算模拟和数据驱动发现,这将极大地加速药物研发周期,降低失败率,并可能在专利悬崖期后开辟新的创新管线。 - 这种合作预示着未来制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将不仅仅是生物学和化学专业知识,还将包括强大的AI和计算能力。这可能导致行业内出现新的“赢家通吃”效应,即少数具备顶尖AI研发能力的巨头将能够更快地发现和开发新药,从而进一步拉大与传统研发模式公司的差距,重塑行业竞争格局。对于投资者而言,这可能意味着需要关注那些积极布局AI和计算生物学的制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