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专家预测全球流动性枯竭,黄金和比特币成关键对冲工具

新闻要点
资深策略师Michael Howell指出,全球流动性正进入决定性收缩阶段,预示美国股市可能出现持续多年的低迷。他认为,流动性枯竭将引发股市修正,并预计到2026年量化宽松(QE)政策可能卷土重来,以应对全球约350万亿美元债务每年约70万亿美元的再融资压力。在此背景下,Howell将黄金和比特币视为关键对冲资产,预计政府将通过印钞和货币贬值来管理债务。 Howell的研究表明,全球流动性周期通常持续五年半左右,目前正处于始于2020年疫情爆发时的周期末期。他观察到回购市场紧张,这与2019年的情况相似,预示着流动性紧缩。他预计标准普尔500指数对流动性变化的反应存在六个月滞后。在流动性收缩的后期阶段,大宗商品和矿业股有望跑赢大盘,因为投资者会转向实物资产和通胀对冲。Howell预计,随着全球货币供应的结构性扩张,黄金价格可能在2030年代中期达到每盎司10,000美元。尽管比特币近期有所下跌,他仍将其视为黄金的补充性对冲工具。他还指出,在即将到来的美国中期选举前,特朗普政府可能会倾向于家庭刺激而非金融市场支持。
背景介绍
全球流动性是指全球金融市场中可用于投资和借贷的资金总量,其周期性波动被认为对资产价格行为产生深远影响。当前(2025年),市场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全球债务负担高企,预计达到350万亿美元,每年约有70万亿美元需要再融资。 在特朗普总统(于2024年连任)的领导下,美国经济政策可能在面对流动性紧缩和市场压力时,更倾向于通过财政刺激(如潜在的家庭支票)来直接支持消费者,而非立即采取对金融市场友好的措施。这种政策倾向反映了在选举周期前,政府可能优先考虑缓解民众经济压力,从而影响美联储及全球央行的货币政策选择。
深度 AI 洞察
在当前特朗普政府执政背景下,全球流动性紧缩及其预期引发的量化宽松(QE)对宏观经济和投资环境有何深层影响? - 特朗普政府可能在2026年美国中期选举前,为了政治考量而倾向于通过财政刺激(如2000美元的家庭支票)来支持经济,这与美联储(Fed)的货币政策可能产生复杂互动。这可能导致财政刺激与流动性紧缩并存,进而引发通胀预期再次上升,并促使美联储在未来采取更为激进的量化宽松政策以避免债务违约潮。 - 这种“印钞”模式将进一步削弱法定货币的购买力,加剧对冲通胀和货币贬值的需求,为黄金、比特币等硬资产提供长期支撑。然而,财政刺激的短期效应可能掩盖结构性问题,使市场难以准确评估经济的真实健康状况,增加投资决策的复杂性。 Michael Howell对黄金、比特币和商品作为对冲工具的看法是否充分考虑了它们的内在风险和不同宏观情景下的表现差异? - 虽然黄金和比特币在货币贬值和通胀预期上升时表现出对冲特性,但比特币作为一种波动性极高的数字资产,其抗风险能力在极端流动性危机中可能面临严峻考验。其价格与机构采用率、监管环境及市场情绪高度相关,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避险资产。 - 大宗商品在通胀后期和流动性紧缩阶段确实可能受益,但其表现受全球经济增长、供应链扰动及地缘政治事件等多种因素影响。过度依赖其作为唯一对冲工具可能面临商品价格周期性波动的风险。投资者需区分不同资产类别的风险特征,并构建多元化投资组合。 全球债务负担的加剧和预期的货币贬值将如何影响国际资本流动和主要经济体的竞争力? - 若主要经济体普遍采取“印钞”和货币贬值策略来应对债务,可能引发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性贬值”,从而导致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并可能促使部分国家实施资本管制以稳定本国货币。 - 对于出口导向型国家,货币贬值短期内可能提升出口竞争力,但长期可能导致进口成本上升和消费者购买力下降。对于持有大量外债的国家,本币贬值将增加其偿债负担。国际投资者可能会更倾向于寻求那些财政纪律健全、货币政策稳健的经济体,或将资本配置于实物资产和具有稀缺性的非主权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