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股价下跌?”:顶级分析师发布重磅预警,华尔街遭遇波动

新闻要点
BCA Research首席全球策略师彼得·贝雷津(Peter Berezin)警告称,到2030年,大型云和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提供商(即超大规模公司)可能拥有超过2.5万亿美元的人工智能资产。基于20%的典型折旧率,贝雷津估计这些公司(包括微软、Alphabet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在本十年后期可能面临每年约5000亿美元的折旧费用。 他指出,如此高的折旧水平将超过这些公司2025年合计的预计利润,引发了对当前人工智能投资步伐可持续性的质疑。此预测发布前,华尔街周四遭遇波动,科技股下跌。尽管英伟达(Nvidia)财报强劲提振了投资者乐观情绪,但对人工智能公司高估值以及亚马逊、Meta和甲骨文等主要科技公司在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所需数据中心方面快速投资的担忧再次浮现。
背景介绍
2025年,人工智能(AI)技术,特别是生成式AI,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引发了全球科技巨头的大规模资本支出竞赛。这些公司,通常被称为超大规模提供商,正在投入巨资建设数据中心和AI芯片等基础设施,以支持AI模型的训练和部署。 这种投资热潮推动了科技股的上涨,但也引发了市场对资产估值泡沫和未来盈利能力可持续性的担忧。当前,英伟达等AI硬件供应商的业绩被视为行业景气度的重要指标,而其强劲表现进一步刺激了市场对AI领域的信心和投资。
深度 AI 洞察
超大规模公司面临的巨额折旧成本,其深层战略影响是什么? - 这不仅仅是一个会计问题,更是一个战略困境。贝雷津的“如果音乐不停,就得继续跳舞”的比喻暗示了一种囚徒困境:任何一家公司停止投入都可能在竞争中落后。这可能导致利润率的“逐底竞争”,除非AI收入能按比例增长或竞争格局发生显著变化。 - 巨额资本支出迫使超大规模公司积极将AI基础设施货币化,可能通过推出新的服务、建立更多合作伙伴关系,甚至以更低的门槛提供AI即服务,以弥补巨大的资本投入。这可能比预期更快地使某些AI服务商品化。 考虑到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AI基础设施投资的地域集中度可能带来哪些地缘经济风险? - 尽管文章未直接提及,但在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框架下,美国科技巨头对AI基础设施的集中投资,可能被视为一种国家战略资产的积累。这会加剧与中国等竞争对手在AI霸权上的紧张关系,可能导致更严格的技术出口管制或数据主权要求。 - 这种集中度也意味着潜在的供应链脆弱性。如果关键的AI硬件(如高性能芯片)供应受到地缘政治事件或贸易政策的冲击,整个AI生态系统将面临巨大风险,从而影响全球经济稳定性和科技创新。 分析师警告之后,未来AI投资模式是否会发生转变,以及可能催生哪些新的商业模式? - 面对潜在的折旧压力,AI投资模式可能会从单纯的“规模竞赛”转向更注重“效率和可持续性”。公司可能会更审慎地评估投资回报率,并探索延长设备生命周期或将旧硬件用于低计算需求任务的策略。 - 这可能催生新的商业模式,例如“AI基础设施共享平台”或“AI算力租赁市场”的成熟,使得中小型企业无需承担巨额资本支出即可获得AI能力。此外,专注于AI效率优化、能耗管理和资产循环利用的服务提供商将获得显著增长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