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抛售,英伟达财报前市场对人工智能估值担忧持续

新闻要点
全球股市周二下跌,投资者在英伟达财报发布前对人工智能(AI)估值过高和宏观环境不确定性感到担忧。泛欧斯托克600指数下跌,科技股领跌,追随美股跌势,因市场对AI泡沫的担忧持续存在。美国三大股指和亚太市场也收低。 分析师对此次抛售的看法不一。Continuum Economics研究主管Mike Gallagher认为,这是自4月份强劲上涨以来的“自然获利了结”,并预计股市可能从近期高点下跌约5%。Tema ETF首席投资官Yuri Khodjamirian也认为这是一次“健康的怀疑”,市场开始意识到夏季宣布的AI大型项目融资将比预期慢,并指出电力供应将是AI基础设施建设的最大瓶颈。 然而,Gallagher也指出,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导致了部分去风险操作。投资者对美联储12月降息预期感到不安,预计美联储可能在2026年第一季度暂停行动。此外,美国最高法院即将裁决特朗普总统的互惠关税政策,这可能在2026年4月引发新的关税政策讨论,进一步加剧市场不确定性。加密货币市场也出现大幅下跌,比特币和以太坊分别从近期高点回落25%和35%。
背景介绍
2025年以来,全球股市(尤其是在科技和人工智能领域)经历了显著的上涨,部分原因是市场对AI技术变革潜力的乐观情绪。英伟达(Nvidia)作为AI硬件领域的关键供应商,其财报被视为整个AI行业健康状况的重要风向标。市场普遍预期,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提供商对GPU的需求将持续旺盛。 然而,这种强劲增长也引发了对AI相关股票估值过高的担忧,一些分析师将其比作潜在的“泡沫”。同时,宏观经济层面存在不确定性,包括美联储未来的货币政策路径(例如降息时机)以及美国政治因素,特别是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如互惠关税的法律审查结果,这些都可能影响全球贸易和企业盈利前景。
深度 AI 洞察
超越“健康调整”叙事,AI行业长期增长面临哪些被忽视的结构性风险? - 表面上,市场将当前抛售归因于获利了结或对AI投资的“健康怀疑”。然而,深层风险在于AI的实际应用和盈利能力能否匹配其高昂的投资承诺。OpenAI等公司的“大规模支出承诺”与Meta等公司(无服务器业务)能否真正通过下一波AI应用实现营收,之间存在巨大鸿沟。如果下游应用变现慢于预期,上游硬件投资的热情将难以持续,从而暴露估值泡沫。 - 关键在于资金流。夏季宣布的“大型交易”如何真正获得融资,并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而非仅是资本驱动的扩张。市场对“慢于预期”的融资进程的认识,可能意味着对AI技术成熟和商业落地的长期时间表的重新评估,这将冲击市场对AI未来现金流的预期。 宏观不确定性(美联储、特朗普关税)与AI估值担忧的叠加,如何预示比单纯“获利了结”更波动和不可预测的市场环境? - 市场将面临多重不确定性的交织。美联储在2026年第一季度暂停降息的预期,意味着前期支撑风险资产的“利率驱动力”将暂时消失,市场将失去一个重要的上涨催化剂。这使得投资者在面对高估值时更加谨慎。 - 特朗普总统的互惠关税政策,无论最高法院裁决结果如何,都将在2026年4月带来新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一半或全部关税被叫停,或引发新的关税类别,都将对全球供应链、企业盈利和国际关系产生复杂且难以预测的影响,从而加剧市场的去风险情绪,并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全球贸易格局。 - 这种宏观逆风与特定行业(AI)估值修正的叠加,预示着市场并非简单的技术性调整,而是可能进入一个由政策不确定性和盈利重估驱动的长期波动期,对投资者的风险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AI基础设施建设中电力瓶颈的第二级影响是什么,它将如何重塑相关行业的投资格局? - 电力供应被认为是AI革命最大的瓶颈。这意味着数据中心的大规模建设将受制于电力基础设施的扩张速度。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国家战略和能源政策的问题,可能导致AI计算能力的增长速度低于预期。 - 投资将从单纯的AI芯片和软件转向更广泛的能源和基础设施领域。电力生产商、电网公司、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能够高效管理能源消耗的数据中心设计公司将成为新的投资热点。那些能够解决“最后一英里”电力传输挑战的公司将获得战略优势。 - 此外,电力成本和可用性将成为AI公司选址和运营的关键因素,可能导致数据中心地理分布的变化,并进一步影响云计算服务成本,最终传导至依赖AI的各行各业的运营成本和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