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沃勒支持12月降息,称劳动力市场疲软且“不担心通胀加速”

新闻要点
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周一表示支持在12月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以应对劳动力市场恶化带来的风险。他强调,劳动力市场疲软是其首要关注点,并称“不担心通胀加速或通胀预期显著上升”。尽管政府停摆延迟了关键经济报告,沃勒认为“大量的私人和部分公共部门数据”提供了经济的“可操作图景”,显示劳动力市场“仍然疲软,接近停滞”。 沃勒指出,人工智能相关的业务虽然推动了股市繁荣,但其就业贡献不足3%,对大多数美国人支持有限。他还提到,在扣除关税影响后,潜在通胀“相对接近”2%的目标,且长期通胀预期保持稳定。他总结称,12月的降息是“风险管理”的需要,旨在为劳动力市场疲软加速提供额外保障,并将政策推向更中性的立场。目前,CME FedWatch工具显示市场对12月降息的预期为46.6%。
背景介绍
当前正值2025年,特朗普总统连任,美国经济面临复杂局面。尽管股市因人工智能热潮而表现强劲,但劳动力市场数据显示出疲软迹象,且中低收入消费者面临住房和汽车购买成本高企的压力。美联储在过去五年中经历了高于目标水平的通胀,但通胀预期保持稳定,这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调整政策空间。美联储的政策目标是实现最大就业和物价稳定。 近期政府停摆导致关键经济报告延迟发布,增加了美联储决策的不确定性,使得其更加依赖私人部门数据。在2024年总统大选后,市场对美联储的政策路径保持高度关注,任何关于利率调整的信号都可能对市场产生显著影响。
深度 AI 洞察
沃勒为何在劳动力市场数据存在争议时力推降息? - 沃勒的立场可能反映了美联储内部对经济下行风险的深层担忧,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寻求经济增长的背景下。他强调私人数据而非官方报告,暗示了对现有官方统计数据滞后性或覆盖面的不信任,或者认为私人数据更能捕捉经济的实时动态,以避免政策滞后。 - 他的“风险管理”论调,在当前通胀预期稳定的情况下,可能更多是为预防性降息寻找理由,以避免劳动力市场陷入更严重的衰退,从而在政治上支持特朗普政府的就业目标。这可能是在为未来可能的经济刺激政策预留空间。 美联储此举对2025年下半年及2026年美国经济和市场将产生何种深远影响? - 就业市场与消费者信心: 降息可能短期内稳定就业预期,但若劳动力市场基本面持续疲软,刺激效果有限。中低收入消费者因生活成本高企而受到的结构性压力,并非单纯降息能够解决,反而可能助长资产泡沫,进一步加剧财富不平等。 - 通胀与资产价格: 沃勒对通胀的乐观态度可能低估了长期风险。若降息过早,一旦全球供应链或地缘政治因素再次推升商品价格,通胀可能卷土重来。宽松货币政策或会进一步推高股市(特别是AI相关板块),加剧估值风险,而对实体经济复苏的传导效应可能不均衡。 - 美元走势与资本流动: 美联储降息可能导致美元走弱,短期内有利于美国出口,但长期可能影响国际资本流入。在全球经济放缓背景下,其他主要央行若未同步降息,可能引发新的汇率波动。 沃勒对AI就业贡献不足的评论背后有何更深层的考虑? - 这表明美联储对当前股市由少数科技巨头驱动的“K型复苏”模式有所警惕。AI繁荣并未广泛转化为就业增长,意味着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包容性存在问题。 - 沃勒的言论也可能是在微妙地向市场传递信息:即当前资产价格的上涨与实体经济和多数美国民众的福祉存在脱节。这为未来可能需要采取措施(如监管或财政政策调整)来解决这种不平衡埋下伏笔,尤其是在一个强调“美国优先”和就业的特朗普政府领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