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希夫称比特币熊市与黄金相比“更为凶猛”,结构性转变正在发生?

新闻要点
经济学家彼得·希夫(Peter Schiff)指出,黄金在当前市场中表现优于比特币,并建议投资者在遭受更大损失之前将资金从比特币转向黄金。他强调,自2025年10月的“黑色星期五”暴跌以来,加密货币市场已发生“结构性转变”,黄金和比特币走势出现背离。 具体数据显示,黄金已突破4,100美元,而比特币正努力守住93,000美元。比特币从历史高点下跌了24.50%,且以黄金计价时,其价值从10月的30.634盎司黄金跌至23.26盎司,从8月13日的年度高点36.52盎司更是下跌了超过36%。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自10月暴跌以来,比特币下跌了约22%,而现货黄金上涨了1.5%。然而,从五年期来看,比特币兑黄金仍上涨了134%,这引发了关于希夫是否“移动目标”的批评。
背景介绍
彼得·希夫是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和黄金倡导者,长期以来一直批评比特币,并预测加密货币泡沫最终会破裂。他经常将黄金的内在价值与比特币的波动性和投机性质进行对比。 在2025年10月,加密货币市场经历了一次显著的下跌,被称为“黑色星期五”暴跌,导致比特币等主要加密资产价格大幅下挫。此次事件后,市场参与者一直在评估其对资产类别间相对表现的长期影响,尤其是在通胀持续存在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传统避险资产如黄金与新兴数字资产如比特币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深度 AI 洞察
当前比特币兑黄金的下跌是否代表了市场情绪的根本性转变,而非简单的周期性调整? - 彼得·希夫的观点与Kobeissi Letter的观察不谋而合,后者指出自10月暴跌以来,黄金和比特币走势出现“结构性转变”。这暗示了投资者可能正在重新评估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的叙事,转而青睐在不确定时期表现出更强韧性的传统避险资产。 - 尽管比特币在五年期内兑黄金仍有显著涨幅,但短期(数月)的急剧逆转可能反映出机构资金在面对宏观经济压力(如高通胀、利率上升或地缘政治风险)时,更倾向于流动性高且历史表现稳定的黄金。 - 这种转变可能不是简单的周期性回调,而是对传统与新兴资产风险回报模型的一次深刻再校准,尤其是在一个由特朗普政府主导、政策可能更偏向传统经济和资产的时期。 如果这种“结构性转变”持续,它将如何影响加密货币的长期投资定位? - 如果黄金持续跑赢比特币,比特币作为通胀对冲工具的吸引力可能会被削弱,这可能会促使投资者重新思考其在多元化投资组合中的角色。其价格波动性可能被视为一个更显著的风险因素,而非仅仅是高增长的代价。 - 监管环境的演变也可能发挥作用。在特朗普政府下,对加密货币的监管立场可能趋严或不确定,这可能会进一步抑制机构投资者的兴趣,并强调传统受监管资产(如黄金)的稳定优势。 - 长期而言,比特币可能需要证明其除了投机性需求之外,还具备明确的实用价值或更强的稳定性,才能重新赢得市场信任并挑战黄金作为终极价值储存手段的地位。 彼得·希夫对黄金价格突破2万美元的预测,在当前宏观经济背景下,其合理性有多大? - 希夫对黄金的极度乐观预测反映了对全球经济长期不确定性和持续通胀压力的深信。在当前的2025年,如果特朗普政府的财政政策导致更大的预算赤字,或者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都可能进一步推高黄金的避险需求。 - 黄金突破4,100美元的走势支持了避险资产的需求增加。如果全球央行继续增加黄金储备,以及散户和机构投资者寻求对冲通胀和系统性风险,金价确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继续攀升。 - 然而,达到2万美元需要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出现前所未有的动荡,或者美元大幅贬值。虽然并非不可能,但这代表了一个极端的情景,投资者应在考虑这一预测时保持批判性思维,并关注实际的宏观经济数据和政策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