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首席执行官安迪·贾西的16个字对英伟达投资者来说是重大利好,11月19日财报前值得关注

新闻要点
英伟达通过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设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收入和利润在近年来呈双位数或三位数增长,最新财年收入达到创纪录的1300亿美元,毛利率目标超过70%。 然而,投资者对来自亚马逊和Alphabet等客户的竞争表示担忧,这些公司正在开发自己的芯片以减少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亚马逊的AWS Trainium芯片平台也显示出强劲需求。 亚马逊首席执行官安迪·贾西最近在财报电话会议上的16个字——“我们预计将继续与英伟达和其他外部芯片设计商发展合作关系”,并称它们为“重要伙伴”,同时表示亚马逊“继续订购非常大量的”英伟达芯片——为英伟达投资者带来了好消息。这表明亚马逊不打算减少英伟达芯片订单,且AWS的Trainium芯片可能针对成本敏感型客户,从而扩大市场而非直接与英伟达的最新GPU竞争。这一动态为英伟达即将于11月19日发布的财报提供了乐观预期。
背景介绍
英伟达凭借其在图形处理单元(GPU)领域的领先地位,成为人工智能(AI)热潮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其AI芯片在模型训练和推理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公司通过十多年前的战略转型,专注于AI芯片设计,赢得了市场优势。 亚马逊网络服务(AWS)是全球领先的云计算服务商,也是英伟达芯片的主要客户。AWS采购英伟达的GPU,以向其云客户提供强大的AI计算能力。近年来,包括亚马逊在内的主要云服务提供商开始开发自己的内部AI芯片,如AWS的Trainium,旨在降低成本并实现技术自主可控。
深度 AI 洞察
贾西的声明在多大程度上只是为了安抚市场,而非预示着未来合作模式的根本性转变? - 贾西的言论短期内无疑起到了稳定投资者情绪的作用,尤其是在英伟达财报前夕。 - 然而,这可能也反映了一种战略现实:即使是大型云服务商,也难以完全摆脱对英伟达顶尖AI加速器的依赖,尤其是在追求性能极限和快速部署最新AI模型方面。 - 长期来看,云厂商自研芯片的趋势不会改变,但它们可能更多地专注于特定工作负载或成本敏感型客户,从而与英伟达的高端通用GPU形成差异化,而非直接竞争。 云巨头自研AI芯片的深层动机是什么?这如何影响英伟达的定价权和市场份额? - 深层动机在于成本控制和供应链弹性。通过自研芯片,云服务商可以降低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优化成本结构,并更好地整合硬件与软件栈。 - 此外,这也能让它们为客户提供更定制化、差异化的服务,增强客户粘性。 - 这将逐步侵蚀英伟达在某些细分市场的定价权,尤其是在那些对性能要求不极致、但对成本敏感的AI工作负载中。然而,对于最前沿、性能要求最高的AI训练,英伟达在短期内仍将保持强大的议价能力和主导地位。 考虑到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以及对关键技术供应链的重视,英伟达的全球供应链风险是否被低估? - 鉴于特朗普政府一直强调关键产业的本土化和供应链安全,英伟达作为美国科技巨头,其海外制造和销售网络可能面临更严格的审查。 - 尽管英伟达的设计在美国进行,但其大部分制造环节依赖台积电等海外代工厂,这在当前的全球地缘政治背景下构成潜在风险,尤其是在中美科技竞争加剧的背景下。 - 此外,出口管制政策的收紧可能会影响其向特定市场(如中国)销售高端芯片的能力,从而限制其市场扩张和收入增长潜力。投资者可能需要更深入地评估这些宏观政策风险对英伟达未来业绩的潜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