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海博思创与宁德时代签署十年期协议,深化战略合作,包括三年内采购200 GWh电池

大中华区
来源: Benzinga.com发布时间: 2025/11/17 05:08:18 (北京时间)
海博思创
宁德时代
储能电池
战略合作
全球能源转型
海博思创与宁德时代签署十年期协议,深化战略合作,包括三年内采购200 GWh电池

新闻要点

2025年11月16日,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HyperStrong)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ATL)签署了一项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长期伙伴关系的新里程碑。根据协议,海博思创将在2026年1月1日至2028年12月31日期间,向宁德时代采购不少于200 GWh的电池电芯,以支持其全球储能业务的大规模部署。这为期三年的采购承诺是双方更广泛的十年期合作框架(2026年1月1日至2035年12月31日)的一部分,该框架将每年审查并更新滚动三年合作目标。 此次合作还将拓展到创新商业模式,包括共同设立储能产业投资基金、创建项目开发、投资、运营及维护一体化管理平台,以及协同采购交流系统部件。双方旨在通过此次深化合作,强化各自竞争优势,深化产业链协同,促进高效资源整合,共同推动储能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以助力全球能源转型。

背景介绍

海博思创(688411.SH)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储能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超过14年的研发经验,并在全球部署了300多个项目,交付了超过45 GWh的储能系统。公司在公用事业规模、商业和工业应用领域提供全面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宁德时代(300750.SZ,03750.HK)是全球新能源技术创新的领导者,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卓越的解决方案和服务。截至2024年,宁德时代的电动汽车电池消费量已连续八年位居全球第一,其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也连续四年排名第一。宁德时代承诺到2025年实现核心运营碳中和,并到2035年实现电池供应链碳中和。储能行业在全球能源转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是可再生能源并网和电网稳定的重要支撑。

深度 AI 洞察

这项长期合作对宁德时代和海博思创各自的战略意义和市场影响是什么? - 对于宁德时代而言,锁定200 GWh的三年期采购订单(以及十年期框架)确保了其在储能电池领域的长期销量和市场份额,特别是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的背景下。这有助于巩固其作为行业领导者的地位,并提供稳定的营收预期,降低地缘政治或经济波动对单一客户依赖的风险。 - 对于海博思创而言,确保了未来三年的核心电池供应,从而规避了供应链中断和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与宁德时代这种规模和技术实力的供应商合作,也提升了海博思创在全球储能解决方案市场的竞争力,尤其是在拓展海外市场时,能提供更可靠、高性能的产品。 - 此外,双方在投资、平台建设和协同采购方面的合作,预示着产业链的深度垂直整合,可能形成更强大的竞争壁垒,使中小竞争者更难进入。 除了电池采购,战略合作的“创新商业模式”具体指向了哪些潜在投资机会和风险? - 设立“储能产业投资基金”表明双方可能向上游材料或下游应用端进行战略投资,这不仅能优化成本结构,还能培养新的增长点,并强化对整个储能生态系统的控制力。这为投资者提供了通过基金或相关产业公司参与储能行业扩张的机会,但同时也伴随着早期投资的高风险。 - “集成管理平台”的建设旨在提高项目开发、投资、运营和维护效率,这可能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解决方案实现,从而降低储能项目的LCOE(度电成本),提升盈利能力。这可能催生新的软件服务或技术供应商的投资机会。 - “协同采购AC系统部件”则可能加速储能系统成本的整体下降,推动储能技术更广泛的商业化应用。然而,这种深度绑定也可能限制双方未来在供应链选择上的灵活性,一旦一方出现问题,可能对另一方造成连锁影响。 在特朗普政府连任的背景下,这项以大中华区企业为主导的全球储能合作可能面临哪些地缘政治挑战,及其对投资者的启示? - 尽管双方都致力于全球能源转型,但美国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可能导致其对关键技术供应链的审查和限制更为严格。储能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可能成为中美技术竞争的焦点之一。 - 投资者需要关注美国及其盟友可能出台的针对中国电池和储能技术的新贸易壁垒、关税或补贴政策,这可能影响海博思创和宁德时代在北美及其他西方市场的扩张策略和盈利能力。例如,美国可能通过《通胀削减法案》等措施,优先支持非中国供应链。 - 此外,供应链的“去风险化”趋势可能促使西方客户寻求替代方案,增加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获取订单的难度。投资者应评估这种地缘政治风险对两家公司全球业务布局的长期影响,并考虑投资组合中对单一国家或供应链的集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