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中国芯片领军企业押注AI、电动汽车和RISC-V作为行业未来增长引擎

大中华区
来源: 南华早报发布时间: 2025/11/16 14:08:16 (北京时间)
中国半导体
AI芯片
电动汽车芯片
RISC-V
技术自给自足
中国芯片领军企业押注AI、电动汽车和RISC-V作为行业未来增长引擎

新闻要点

在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峰会上,中国芯片行业高管指出,人工智能(AI)和电动汽车(EV)的芯片需求将是推动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吴剑表示,AI芯片、存储芯片和汽车芯片已成为国内芯片设计领域的主要增长驱动力,得益于全球AI热潮和中国蓬勃发展的电动汽车产业。他同时指出,中国先进芯片制造的关键瓶颈在于芯片生产模式分散,国内189条晶圆生产线总产能仅略超每月600万片,远低于台积电和SK海力士等全球领先企业。 尽管面临美国的技术限制,特别是无法获得英伟达最先进芯片和台积电的尖端晶圆制造服务,中国正寄希望于RISC-V这一新的芯片架构来增强其芯片产业。数据显示,2025年前10个月,中国集成电路(IC)总产量增长10.2%至3866亿颗,10月单月增长17.7%。同期,中国IC进口量增长8.5%至4938亿颗。

背景介绍

当前,中美在半导体领域的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美国政府(在特朗普总统的领导下)持续对中国实施先进芯片技术和制造设备的出口限制,旨在遏制中国的技术进步和维护国家安全。这迫使中国将半导体自给自足作为国家战略重点,并积极探索替代技术路径。 RISC-V作为一种开放标准的指令集架构,为中国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机会,以减少对西方专有芯片设计(如ARM和x86)的依赖,并构建独立的芯片生态系统。同时,全球对AI芯片的爆炸性需求以及中国本土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为国内半导体产业提供了强大的市场动力和发展机遇。

深度 AI 洞察

中国对RISC-V的押注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有效解决美国先进芯片限制所造成的瓶颈? - RISC-V为构建独立的芯片生态系统提供了基础,但它本身并不能解决先进制造的瓶颈。中国仍然缺乏关键的先进光刻设备和专业知识,无法大规模生产尖端芯片(7纳米及以下)。 - 尽管RISC-V可以促进国内芯片设计,但核心挑战仍在于晶圆制造能力和良率。这一战略是长期的,并且伴随着巨大的执行风险。 鉴于中国对半导体自给自足的推动,全球半导体公司,特别是那些涉及先进制造或知识产权的公司,将面临哪些现实的投资影响? - 对于先进制造设备供应商(如ASML)和IP公司(如ARM),尽管短期内可能面临中国市场收入的波动,但长期来看,中国对国产替代的投入将刺激其本土竞争对手的崛起,并可能加速技术分叉。 - 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将继续“去风险化”,可能导致供应链冗余和成本上升,但同时也可能创造新的合作和市场机会,例如在非尖端技术和成熟工艺领域。 中国芯片产量的增长及其进口的持续高位,揭示了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哪些深层矛盾和投资机遇? - 产量增长与进口高位并存,表明中国在成熟制程芯片领域已取得显著进展,但对先进芯片的巨大需求和技术依赖仍未解决。这是“量”与“质”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 投资机遇可能存在于中国本土成熟制程(如28纳米及以上)设备和材料供应商,以及专注于AI、电动汽车等特定应用领域的芯片设计公司,这些公司能利用国内市场需求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