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随着人工智能日益成为负债,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新闻要点
文章指出,科技行业的预期支出预示着未来的麻烦,并质疑投资者是否准备好等待投资回报。最近有报道称科技股因人工智能遭受1.2万亿美元的抛售,但一些评论仍认为科技股是华尔街唯一阴影,这被斥为过于简单化。作者认为,人工智能和科技股被奉若神明是天真的,市场风暴将至。
背景介绍
过去几年,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股在全球股市中占据主导地位,吸引了大量投资,估值一路飙升,部分公司甚至在尚未盈利的情况下获得超高估值。这种现象与大约25年前的IT泡沫时期如出一辙,当时信息技术公司的股价远超盈利预期,最终导致泡沫破裂并拖累了大部分其他股票。 当前,市场对AI估值的可持续性担忧加剧,近期科技股的显著抛售正是这种担忧的体现,表明投资者可能正在重新评估该领域的风险与回报。
深度 AI 洞察
当前AI估值的结构性脆弱性体现在何处,使其易受“风暴”影响? - 估值与基本面脱节:许多AI公司的估值建立在对未来收入和盈利的激进预测之上,而非当前的强劲表现,这导致任何增长放缓或盈利不及预期都可能引发大幅修正。 - 投机性资本涌入:大量投机资本追逐AI叙事,导致资金过度集中于少数领头羊(如英伟达)和概念股,而非整个生态系统的均衡发展。 - 盈利模式不清晰:除少数硬件或平台提供商外,许多AI应用和服务公司的盈利模式尚不成熟,难以证明其高昂的研发投入和市场估值。 - 竞争加剧与技术迭代风险:AI领域竞争激烈,技术快速迭代,现有优势可能迅速丧失,对持续盈利能力构成挑战。 一场重大的AI/科技市场调整可能对2025年特朗普政府下的经济和政治格局产生何种影响? - 负财富效应:科技股的深度调整将引发显著的负财富效应,影响消费者信心和支出,可能使美国经济增长承压。 - 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市场对高增长科技股的信心受损,可能导致更广泛的股权市场波动,并可能蔓延至其他资产类别,对金融稳定构成挑战。 - 特朗普政府的应对压力:若经济放缓或市场动荡加剧,特朗普政府将面临采取经济刺激措施或推行更多保护主义政策以稳定国内经济和就业的压力,这可能加剧贸易紧张局势。 - 创新生态系统受损:风险资本(VC)和私募股权(PE)对AI领域的投资可能放缓,影响初创企业的融资和创新步伐,长期可能削弱美国的科技领先地位。 从长期战略角度看,一次重大的科技/AI板块重估将如何重塑全球资本流向和区域市场主导地位? - 资本从高增长转向价值:全球资本可能从过度集中的高增长科技股转向具有稳定现金流、传统行业或防御性资产,寻求更稳健的投资回报。 - 区域市场重新平衡:若美国科技市场经历深度调整,部分资金可能寻求新兴市场或非美国发达市场的避险机会,从而可能暂时提振日本等已受益于资金外流的市场,或加速对欧洲、亚洲(不含大中华区和日本)等多元化市场的配置。 - 中国科技自主可控战略强化:中国可能借此机会进一步推动其在AI、半导体等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研发和国产替代,以减少对西方技术的依赖,并吸引更多国内资本支持。 - 监管环境演变:全球各国政府可能加强对AI技术及大型科技公司的审查和监管,以应对市场失灵、垄断风险和社会影响,这将对科技公司的业务模式和盈利能力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