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阿里巴巴谴责英国《金融时报》关于其涉嫌与解放军关系的报道为“完全虚假”、“恶意”

大中华区
来源: 南华早报发布时间: 2025/11/15 16:08:15 (北京时间)
阿里巴巴
中国科技
地缘政治风险
数据安全
美国对华政策
阿里巴巴谴责英国《金融时报》关于其涉嫌与解放军关系的报道为“完全虚假”、“恶意”

新闻要点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公司于周六否认了英国《金融时报》关于该公司涉嫌支持中国军方对美行动的报道。 阿里巴巴代表称该文章的“断言和影射完全虚假”,并质疑匿名泄露的动机,指出《金融时报》承认无法核实。 该代表将此文章称为“恶意公关操作”,似乎旨在“破坏特朗普总统近期与中国的贸易协议”。报道援引一份白宫备忘录,声称阿里巴巴向中国政府和解放军提供客户数据,包括IP地址、Wi-Fi信息、支付记录和人工智能服务,并且阿里巴巴员工还将“零日”漏洞知识转移给了解放军。

背景介绍

自2020年代初以来,中美两国在技术和数据安全领域持续紧张,美国政府对中国科技公司的审查日益严格。 特朗普总统在2024年连任后,其政府继续将国家安全和贸易平衡作为对华政策的核心。此前,美国政府曾对多家中国科技公司实施制裁或限制,理由是担忧其与中国军方或情报机构的关系。阿里巴巴作为中国最大的科技巨头之一,长期以来一直是西方监管机构和媒体关注的焦点。

深度 AI 洞察

此报道,无论真伪,对中美科技脱钩进程有何战略意义? - 即使指控最终被证伪,此类报道本身即是中美之间信任赤字和科技冷战的体现。 - 它可能被美国鹰派用作进一步收紧对中国科技公司出口管制、投资限制或供应链审查的借口,迫使全球企业在中美技术生态系统之间做出更明确的选择。 - 鉴于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贸易策略,此类事件可能被用作在未来贸易谈判中增加对华压力的筹码,或作为其连任后对华强硬政策的延续。 阿里巴巴的强烈否认,以及其将报道归咎于“破坏贸易协议”的动机,透露出哪些信息? - 阿里巴巴迅速而坚决的否认,表明公司深知此类指控的严重性及其对国际业务和声誉的潜在毁灭性影响。 - 将矛头指向“破坏贸易协议”,显示阿里巴巴及其背后的中国决策者认为,这不仅是针对一家公司的攻击,更是对两国之间脆弱的经济关系和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的干扰。 - 这也可能暗示中方担忧,此类指控可能被用作升级更广泛经济冲突的工具,而非简单的公司行为不当调查。 投资者应如何评估此类“匿名泄露”报道对阿里巴巴及中国科技板块的长期投资风险? - 这类报道凸显了中国科技公司面临的持续地缘政治风险溢价。即使没有确凿证据,仅凭“匿名泄露”和“白宫备忘录”的提及,就足以引发市场对潜在制裁和业务中断的担忧。 - 投资者需要考虑,在美国政治周期中,此类“国家安全”相关的指控可能反复出现,并成为常态化风险,而非一次性事件。 - 长期来看,这类事件可能加速中国科技企业在供应链、数据存储和研发方面寻求“去美国化”的自主替代方案,进而可能影响其国际市场份额和技术发展路径,并最终影响其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