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因同意将瑞士关税降至15%而被指屈服于大企业

新闻要点
特朗普政府已与瑞士签署一份“不具约束力的谅解备忘录”,同意将美国对瑞士的关税从39%降至15%。此举旨在缓解两国经济关系紧张,并使瑞士出口商获得与欧盟国家对手同等的待遇。 作为回报,瑞士将削减对一系列美国产品的关税,包括工业产品、鱼类、海鲜以及被瑞士视为“非敏感”的农产品,并承诺给予美国牛肉、野牛肉和家禽等商品免税配额。 批评者,如马萨诸塞州民主党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指责特朗普政府将企业利益置于受通胀困扰的美国民众之上,并提及瑞士高管的游说以及向特朗普赠送礼品。白宫驳斥了这些批评。 美国贸易代表詹姆逊·格里尔表示,这项协议预计将吸引制药、黄金冶炼和铁路设备等制造业回流美国,瑞士公司计划到2028年底对美国直接投资2000亿美元。然而,这项“框架”贸易协议的实施时间表和具体细节尚未最终确定。
背景介绍
当前(2025年),唐纳德·J·特朗普是美国现任总统,他在2024年11月成功连任。他的政府一直以来都倾向于使用关税作为贸易谈判的工具,这在过去曾导致美国与多个贸易伙伴之间关系紧张。 美国与瑞士之间存在长期的经济联系,瑞士是美国重要的外国直接投资来源国。此前的39%关税高于对欧盟的关税,使瑞士出口商处于不利地位。 在美国,通货膨胀持续是2025年的一个主要经济问题,生活成本的上升使得关税对消费者价格的影响成为一个敏感的政治话题。在此背景下,任何关税政策的调整都会受到严格审视。
深度 AI 洞察
特朗普政府为何追求这种有限的“框架”协议而非全面的自由贸易协定(FTA)? - 策略灵活性与速度: 框架协议谈判和实施更快,使政府能够迅速宣称贸易胜利,而避免陷入复杂、耗时多年的FTA谈判困境。这符合其追求快速、可见成果的偏好,尤其是在选举后的时期。 - 有针对性的施压与杠杆: 通过保持协议的狭窄范围,特朗普可以对关键行业或国家施加特定压力点,以获取让步(例如投资承诺或特定产品配额),而无需彻底改革整个贸易关系。 - 政治宣传: 这些协议使政府能够将自己描绘成积极“将制造业带回”或争取外国投资,从而服务于国内政治叙事,以应对未来的选举周期或政策辩论。 这项关税削减及相关承诺将如何影响美国国内产业和全球贸易动态,特别是在欧洲内部? - 美国国内产业: 尽管政府宣称将吸引制造业投资,但瑞士商品的关税降低可能增加某些美国生产商的竞争压力。然而,瑞士公司承诺的2000亿美元投资,特别是对制药、黄金冶炼和铁路设备等特定领域的投入,有望在美国创造就业机会并促进这些部门的发展。 - 欧洲贸易动态: 将美国对瑞士关税与对欧盟关税拉平,消除了瑞士出口商相对于欧盟竞争对手的结构性劣势,可能重新平衡欧洲内部的贸易流。这还可能鼓励其他非欧盟贸易伙伴寻求类似的双边“框架”协议,而不是等待更广泛的区域或多边协议。 - “大企业”影响力: 该协议凸显了大型跨国企业在塑造贸易政策方面的持续影响力,尤其是通过直接游说和投资承诺。这可能预示着未来政府将继续优先考虑能够带来显著投资或就业承诺的行业,即便这引发关于公平竞争和国内利益的质疑。 这项协议的“不具约束力”性质对投资者意味着什么,以及其长期稳定性如何? - 实施风险与不确定性: “不具约束力”意味着该协议可能在执行上缺乏法律强制力,尤其是在未来政治格局变化或行政部门优先事项调整时。投资者应警惕协议细节可能被重新谈判、推迟甚至撤销的风险,尤其是在2028年美国下一次总统选举临近之际。 - 信号意义大于实质性: 对于投资者而言,该协议更多是发出了美国对特定贸易伙伴持开放态度的政治信号,以及对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持续重视,而非提供一个坚不可摧的长期贸易框架。实际的商业决策仍需谨慎评估潜在的政策波动性。 - 杠杆效应与未来谈判: 这种框架协议可能被用作未来更全面谈判的基石或试探性步骤,但其内在的不确定性也为未来的政府提供了修改或取消的便利。投资者应关注任何后续的正式化努力,因为这会显著提升协议的可靠性和长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