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卖家严阵以待,欧盟准备效仿美国收紧低价值包裹规定

新闻要点
欧盟成员国已与欧洲理事会达成一致,将取消150欧元(约合174美元)的低价值包裹关税减免门槛,该措施预计将于明年生效。此举与美国此前取消小型包裹免税待遇的政策相似,将对中国跨境电商卖家造成冲击。 一位深圳卖家表示,其业务毛利率约为38%,难以承受预计约20%的额外税费。他指出,自今年7月以来,其在美国TikTok Shop的销售额已同比下降约40%。 欧盟委员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所有价值低于150欧元的电商包裹中有91%来自中国,其数量在2023年至2024年间翻了一番,达到41.7亿件。分析师预计,鉴于中国在这些货运中的主导地位,欧盟的这一举措将对中国产生尤其严重的影响。
背景介绍
近年来,跨境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尤其是来自中国的低价值包裹,受益于多国的关税减免政策。 此前,美国已取消了对小型包裹的免税待遇。这一政策变化是在特朗普政府时期推行的,旨在为美国国内零售商创造更公平的竞争环境,并解决对不公平竞争和进口商品数量的担忧。欧盟此次效仿美国的举动,意味着全球主要经济体正在重新评估和修订以往有利于此类商品的贸易规则。
深度 AI 洞察
此举背后的真正驱动力是什么,而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关税收入? - 除了增加财政收入和保护本地企业这些显而易见的理由外,欧盟和美国此举的更深层动机在于重塑全球贸易流向和供应链弹性。 - 这是一项战略性举措,旨在减少对单一进口来源的过度依赖,并鼓励本土生产或从更近、更可靠的贸易伙伴处采购。 - 此外,它也反映出对数据透明度和公平竞争环境的关注,因为大量低价值包裹的涌入使得追踪商品来源和确保合规性变得日益困难。 这对中国的跨境电商生态系统及其相关投资有何长期影响? - 长期来看,这将迫使中国的跨境电商企业进行结构性调整,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向价值链升级。企业可能需要投资海外仓储、本地化运营以及品牌建设,以适应新的贸易环境。 - 对于依赖低成本、高流量模式的平台和物流服务提供商而言,利润率将面临巨大压力,可能导致行业整合,并加速那些无法转型的企业的淘汰。 - 投资者应关注那些有能力进行本地化深耕、拥有强大品牌或独特技术优势的中国电商相关企业,而非那些仅依赖免税政策红利的企业。 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和供应链重构的背景下,投资者应如何评估此类政策变化的风险? - 投资者需要认识到,这种“美国式”的贸易壁垒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全球地缘经济碎片化和贸易保护主义蔓延的一部分。类似政策可能在其他地区效仿,增加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 - 评估企业风险时,应重点关注其全球供应链的韧性、对单一市场或政策的依赖程度,以及其多元化战略的有效性。拥有灵活供应链和多市场布局的公司将更具抗风险能力。 - 对于那些严重依赖跨境物流和低价值商品的企业,其估值模型需要重新审视,将政策风险和合规成本纳入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