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央行对稳定币仍“过度谨慎”
新闻要点
英国央行(BOE)发布了其新的稳定币监管制度草案,尽管考虑了加密行业的反馈,但一些观察家认为其仍然过于严格。该草案于11月10日发布,距离最初的讨论稿已过去两年。尽管取消了一些更严厉的要求,但行业内人士如Agant首席法律官Tom Rhodes表示,BOE仍“过度谨慎和限制性”。 草案中一项争议性限制是针对“系统性零售稳定币”的持有上限,个人限制为2万英镑,企业限制为1000万英镑。尽管BOE的本意是保护金融稳定并避免存款从银行流失,但加密社区对此表示不满。行业代表还指出,这些上限的执行存在实际困难,且英国监管进展缓慢可能导致企业转向其他司法管辖区。尽管如此,一些人认为BOE的态度是务实和公平的,强调如果代币要像货币一样运作,就需要货币级别的控制。
背景介绍
英国央行自2023年以来一直在制定稳定币的监管框架,并在2025年11月10日发布了新的咨询文件,距离其最初的讨论稿已有两年。此前的讨论稿曾被行业内人士批评为可能扼杀英国数字资产领域的发展。英国政府自2017年起就开始制定加密货币相关法规,例如针对加密货币业务的反洗钱(AML)和了解你的客户(KYC)要求,但整体进展缓慢。 稳定币作为一种旨在维持与法定货币或其他稳定资产挂钩价值的加密货币,在全球范围内正受到各国央行和监管机构日益严格的审查,以评估其对金融稳定、货币主权和消费者保护的潜在影响。
深度 AI 洞察
英国央行对稳定币的持续谨慎,其深层战略考量是什么? - 保护传统银行体系的存款基础和信贷创造能力,这是其维护金融稳定的核心任务。 - 维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国家货币主权,防止私人稳定币大规模采用侵蚀央行的控制力。 - 为未来可能推出的央行数字货币(CBDC)——如数字英镑——预留空间和竞争优势,确保其在数字支付领域的优先地位。 这些“过度谨慎”的监管措施,将如何影响英国在全球加密货币领域的竞争力? - 可能导致创新和人才流失:严格的限制和缓慢的审批流程将促使稳定币发行商和开发者转向监管更明确、更宽松的司法管辖区。 - 阻碍本土市场发展:对“系统性零售稳定币”的持有上限,即使豁免了大部分现有稳定币,也传递出对大规模采用的抵触信号,不利于英国本土稳定币生态系统的成长。 - 削弱英国作为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的吸引力:监管的不确定性和滞后性,使得英国在与其他国家(如欧盟、瑞士、新加坡等)争夺数字资产领导地位时处于劣势。 鉴于稳定币的全球性和去中心化特性,这些零售持有上限的实际执行效果和长期影响会是怎样的? - 执行难度巨大:用户可以通过非受监管的海外平台或点对点交易获取稳定币,使得对单一发行方设置的上限难以有效监控和执行。 - 促进隐私币和非许可链的采用:如果用户觉得受到过多限制,可能会转向更难追踪的隐私币或完全去中心化的金融协议,反而增加监管难度。 - 可能导致监管框架的未来调整:如果实践证明这些限制既无法有效达到金融稳定目的,又严重阻碍了创新,英国央行可能会被迫在未来重新评估或放松相关规定,以适应市场现实和全球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