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软银股价暴跌近9%,连续第三天下跌

全球
来源: CNBC发布时间: 2025/11/14 17:38:18 (北京时间)
软银
英伟达
半导体行业
科技股抛售
愿景基金
软银股价暴跌近9%,连续第三天下跌

新闻要点

软银集团股价周五暴跌近9%,连续第三天下跌,此前这家日本巨头宣布已将其在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的全部股份出售,套现58.3亿美元。此次抛售是导致软银上周市值蒸发近500亿美元的原因之一,创下2020年3月以来的最差周表现。 分析师指出,软银的此次下跌更多是由半导体和科技股的普遍市场情绪驱动,而非软银自身的特质。软银在最新财报中披露,除英伟达股份外,还在10月份减持了T-Mobile股份,共套现91.7亿美元。此次出售英伟达股份并非首次,软银的愿景基金曾于2017年累积价值约40亿美元的英伟达股份,并于2019年初全部出售。 受此影响,区域内其他科技股也普遍下跌,包括半导体测试设备制造商爱德万测试、芯片生产设备制造商东京电子、台积电、SK海力士和三星电子。此外,美国科技巨头如英伟达、博通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股价也出现显著下滑,反映出市场对科技和半导体行业的普遍悲观情绪。

背景介绍

软银集团是一家日本跨国企业集团,以其在科技和电信领域的投资而闻名,尤其是通过其愿景基金在全球范围内对新兴科技公司进行大规模投资。其投资组合涵盖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物联网等多个前沿领域。 英伟达是全球领先的图形处理器和人工智能计算公司,其芯片在AI数据中心和高性能计算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软银与英伟达的历史投资关系波动,曾在2017年大举买入,又在2019年卖出,随后再次建仓并现在完全退出。尽管如此,软银仍通过其AI合资企业(如美国价值5000亿美元的Stargate数据中心项目)与英伟达保持业务联系,这些项目依赖英伟达的技术。

深度 AI 洞察

软银全面退出英伟达股份的深层动机是什么? - 软银此次出售英伟达股份可能反映出其对当前市场估值的理性判断和风险管理,而非仅仅是被动跟随市场下跌。在全球科技股普遍面临估值压力的背景下,尽管英伟达在AI领域仍具领导地位,但其高企的市盈率可能促使软银选择锁定利润并规避潜在调整风险。 - 此外,这可能预示着软银投资策略的转变,从过去高度集中的押注转向更为分散或专注于特定战略方向的投资,尤其是在其愿景基金经历过几次重大亏损之后。套现巨额资金可用于回购股份、偿还债务,或投资于其认为更具长期增长潜力的非公开市场资产或新兴科技。 软银此举对全球半导体和科技行业预示着什么? - 软银作为全球最大的科技投资者之一,其对英伟达的全面退出可能被市场解读为一个重要的负面信号,尤其是在当前半导体行业面临需求波动和库存调整的背景下。这可能加剧投资者对该行业短期前景的担忧,并可能导致进一步的资金流出。 - 然而,这也能被解读为市场正在经历一次结构性调整,资金从高估值、高增长预期资产转向更具确定性或更早期阶段的创新项目。这可能促使资金流向半导体产业链中的其他细分领域,或者推动行业内的并购整合,以应对新的市场环境。 唐纳德·J·特朗普总统领导下的美国技术政策与投资环境如何影响类似投资决策? - 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的经济政策,特别是对关键技术(如半导体)的本土化生产和供应链安全的强调,可能会增加跨国科技投资的不确定性。软银作为一家日本公司,其在美国科技巨头的投资策略可能需要考量潜在的贸易政策调整、出口管制或外资审查收紧的风险。 - 尽管Stargate项目等大型AI基础设施投资获得支持,但整体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对技术主导权的竞争,可能促使投资者在战略性科技领域采取更为谨慎的立场,或倾向于直接投资于受政府政策支持的本土企业。软银的决策可能部分反映了这种宏观环境下的风险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