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上调业绩展望,受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需求激增推动,股价飙升7%

新闻要点
思科系统公司上调了其年度营收和利润预期,预计全年营收将在602亿美元至610亿美元之间,调整后每股收益为4.08美元至4.14美元,这主要得益于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对网络设备需求的激增。该公司股价在法兰克福和美国盘后交易中均上涨超过7%。 思科报告称,来自超大规模客户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订单飙升至13亿美元,远高于上一季度的8亿美元。首席财务官马克·帕特森强调了思科在人工智能领域日益增长的重要性,并指出新的网络产品需求强劲。首席执行官查克·罗宾斯表示,人工智能相关需求正在推动思科实现有史以来最强劲的财年。 在2025财年第一季度,思科的利润和营收均超出分析师预期,并对第二季度给出了高于市场预期的指引。为加强其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领域的地位,思科正在改造其芯片和网络设备,并与英伟达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此外,思科通过今年早些时候完成对Splunk公司的收购,加强了其软件和安全解决方案业务,并推出了“统一边缘”计算平台以处理本地人工智能工作负载。分析师对思科的人工智能势头持乐观态度,认为其指引可能保守,仍有温和上涨空间。
背景介绍
思科系统公司是美国一家领先的数字技术巨头,以其网络硬件设备而闻名,在全球企业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当前,全球正经历一场人工智能驱动的计算需求爆炸式增长,特别是在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领域。这导致对高性能、高带宽的网络基础设施的需求空前高涨,这些基础设施对于连接和支持复杂的人工智能工作负载至关重要。思科正积极调整其产品组合以抓住这一市场机遇。 为了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思科近年来一直在向软件和安全解决方案领域进行战略转型,以减少对传统硬件销售的依赖。其在2025年初完成对网络安全和数据分析公司Splunk的280亿美元收购,是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领域,思科面临来自博通(Broadcom Inc.)和惠普企业(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Co.,旗下的瞻博网络)等公司的竞争,并通过与领先的人工智能芯片供应商英伟达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来增强其市场地位。
深度 AI 洞察
思科人工智能驱动增长背后的深层战略意义是什么? - 思科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强劲增长不仅是短期营收提振,更是其多年来战略转型的关键验证。通过与英伟达的合作以及对自身芯片和网络设备的改造,思科正在将其核心网络能力与人工智能计算的前沿需求紧密结合,从传统硬件供应商向综合性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赋能者转变。 - 推出“统一边缘”计算平台表明思科预见到人工智能工作负载将从大型数据中心扩散到边缘设备和本地站点,这为其开辟了新的增长前沿,并可能使其在边缘人工智能市场中占据先发优势。 思科的战略转型将如何影响其竞争格局和长期估值? - 随着思科通过Splunk收购和自身产品创新加强其软件和安全业务,它有望提高整体利润率,并减少对周期性硬件销售的依赖。这可能使其估值从传统网络硬件公司的区间向更高增长、更高利润率的软件与服务公司靠拢。 - 然而,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领域,思科面临来自博通和惠普企业等现有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以及可能出现的专注于人工智能网络的新兴参与者。其能否有效整合Splunk的技术并利用其数据分析能力来增强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竞争力,将是关键。 当前人工智能增长叙事中,思科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或被忽视的方面是什么? - 思科对超大规模客户人工智能订单的依赖,使其容易受到这些大型云服务提供商资本支出周期的影响。如果未来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建设速度放缓或人工智能投资回报不及预期,订单增长可能面临压力。 - 尽管思科与英伟达合作,但人工智能硬件和软件生态系统竞争激烈且变化迅速。思科需要持续创新以保持其解决方案的领先性,并警惕潜在的技术颠覆或核心人工智能芯片供应商(如英伟达)改变其生态系统战略。 - 市场对人工智能概念的狂热可能导致估值过高。尽管思科股价在2025年已上涨24%,分析师仍认为有“温和上涨空间”,这可能反映出市场对人工智能前景的高度乐观,但这种乐观情绪可能存在回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