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中国京东季度营收超预期,需求保持坚挺

大中华区
来源: 路透社发布时间: 2025/11/13 18:32:18 (北京时间)
京东
电子商务
中国消费
政府补贴
价格战
An industrial robot arm works at JD.com sorting center in Beijing, China, November 11, 2025. REUTERS/Maxim Shemetov Purchase Licensing Rights, opens new tab

新闻要点

中国电商巨头京东(JD.com)公布的季度营收超出市场预期,得益于政府补贴、更低的价格以及平台上的稳定消费者支出。 该公司美国上市股票在盘前交易中上涨近5%。包括京东和阿里巴巴在内的中国主要零售商正通过大幅折扣和降价来吸引消费者,以应对因就业和收入不确定性而趋紧的消费。 作为中国家电零售的领导者,京东也受益于政府支持的“以旧换新”政策。公司首席执行官徐冉表示,在7月至9月季度,用户基础和客户购物频率均实现强劲增长,并在10月达到了7亿年度活跃客户的里程碑。京东在新业务领域的投资也初见成效,其今年早些时候推出的食品配送部门订单量稳步增长,帮助公司环比缩小了在该业务上的投资。第三季度总营收同比增长14.9%至2991亿元人民币(约合419.9亿美元),高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2940.5亿元人民币。然而,由于在全球扩张和对中国消费者的促销活动投入资金,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季度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117亿元人民币降至53亿元人民币。

背景介绍

当前,中国零售业正面临消费者支出谨慎的挑战,部分原因是就业和收入安全担忧。在此背景下,政府通过提供补贴和推动“以旧换新”等政策,积极刺激消费需求,尤其是在家电等大宗消费品领域。 中国电商市场竞争激烈,京东和阿里巴巴等主要参与者正通过价格战和大幅折扣来争夺市场份额。同时,这些公司也在积极探索和投资新的增长点,例如食品配送服务,这导致了与美团和饿了么等现有市场领导者的激烈竞争。

深度 AI 洞察

京东的强劲营收表现是否掩盖了中国消费市场的深层结构性问题? - 京东通过大幅折扣和政府补贴来提振销售,这表明在缺乏外部刺激的情况下,有机需求可能不足以支撑增长。 - 净利润大幅下降反映了公司为维持市场份额和用户增长所付出的高昂成本,这并非可持续的长期盈利模式,除非市场竞争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或消费者信心显著回升。 - 公司在食品配送等新业务上的投资,虽然订单量有所增长,但可能仍处于烧钱阶段,且面临美团等强劲对手,盈利前景不确定。 面对持续的促销和补贴依赖,京东及其竞争对手的长期盈利能力将如何演变? - 持续的价格战和补贴策略将继续压缩利润空间,迫使电商平台在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上达到极限。 - 如果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居高不下,且政府刺激措施不可持续,平台将难以提高客单价或减少促销支出。 - 长期来看,只有那些能够通过差异化服务、高效供应链管理或生态系统锁定用户,而非单纯依赖价格的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盈利。 在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持续收紧的背景下,京东的“全球扩张”策略面临哪些潜在风险和机遇? -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科技公司的审查和限制可能会扩大到电商领域,尤其是涉及数据安全和供应链韧性的方面,为京东的海外市场扩张带来政策不确定性。 - 尽管存在政治阻力,但全球市场的多元化可以降低京东对单一中国市场的依赖,为增长提供新引擎。然而,这需要公司投入巨额资金建立本地化运营和品牌认知,并应对不同地区的文化和监管挑战。 - 在某些对中国技术接受度较高的新兴市场,京东的经验和模式可能具有优势,但进入西方成熟市场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和更严格的监管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