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宏观观察 | 新兴市场上涨与其说是价值发现,不如说是规避美国风险

新兴市场
来源: 南华早报发布时间: 2025/11/13 17:14:21 (北京时间)
新兴市场
资本流动
美元
中国债务
全球宏观
宏观观察 | 新兴市场上涨与其说是价值发现,不如说是规避美国风险

新闻要点

新兴市场股票实现了自2004年以来最长的连涨,MSCI新兴市场指数今年已上涨30%,创下2009年以来最佳表现,而MSCI全球指数上涨约19%。美银月度全球基金经理调查显示,27%的受访者增持新兴市场股票,为全球主要股市中最看涨的立场。 不仅股票表现亮眼,新兴市场整体资产类别也呈现韧性。中国近期发行的三年期和五年期美元计价债务的借贷成本与美国大致相同,摩根大通美元计价新兴市场主权债券指数利差也处于2014年以来最低水平。此外,今年本地货币债券以美元计价回报率超过16%,新兴市场债券和股票基金的资金流入有望在四年内首次实现全年正增长。

背景介绍

在2025年初,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水平与2010年9月大致相同,而同期标普500指数则上涨了近500%。这反映了新兴市场股票在过去15年里持续跑输发达市场,尽管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产出中的份额已从2000年的25%增长到去年的45%。 当前新兴市场的反弹结束了长期以来的表现不佳,并引发了投资者对其可持续性的讨论。文章探讨了此次上涨是否主要由价值驱动,抑或是投资者出于对美国市场的担忧而将资金转移至新兴市场。

深度 AI 洞察

新兴市场此轮上涨,其核心驱动力究竟是内在价值回归还是避险资金涌入?这两种动因有何不同且对未来走势有何战略意义? - 文章标题明确指出,新兴市场的上涨“与其说是价值发现,不如说是规避美国风险”。这意味着投资者可能并非基于新兴市场基本面的根本性改善而配置,而是将其作为规避美国市场潜在波动、高估值或政策不确定性(尤其在特朗普总统执政背景下)的替代选择。 - 纯粹的避险资金流入通常较为短期且波动性大,一旦美国市场风险缓解或出现新的避险资产,这部分资金可能迅速回流,从而导致新兴市场回调。若由内在价值驱动,则反弹更具可持续性,且能吸引长期战略性资本。当前局面表明,新兴市场虽有业绩优势,但其基础可能偏脆弱,投资者需警惕资金流向的快速逆转。 中国以接近美国国债的成本发行美元计价债券,这对全球固定收益市场和美元霸权意味着什么? - 尽管美国在2025年仍由特朗普总统领导,市场对美国经济及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可能有所加剧。中国能够以极具竞争力的成本发行美元债,表明国际投资者对中国主权信用及美元计价资产的需求依然强劲,甚至愿意接受与美国国债相近的风险溢价。 - 这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美元作为全球唯一“安全港”的传统认知。它可能预示着全球储备货币多元化的潜在趋势,或者至少表明在某些特定环境下,投资者认为其他主要经济体的美元资产与美国国债具有可比性。长期来看,这可能侵蚀美元的部分铸币税收益和其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绝对主导地位。 考虑到美国现任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新兴市场资金流入趋势是否会受到其贸易或资本管制政策的潜在影响? - 在特朗普总统的第二任期内,“美国优先”政策可能演变为更激进的贸易保护主义和潜在的资本流动限制。如果美国采取措施限制资本外流,或者通过惩罚性关税等手段针对与新兴市场有深度贸易往来的国家,可能会对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和资金流入构成压力。 - 投资者对新兴市场的配置,部分是对冲美国政策风险的策略。然而,这种对冲并非没有成本和风险。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不确定性本身就可能引发市场波动,尤其是在贸易战升级的情况下,新兴经济体往往首当其冲。因此,当前新兴市场的吸引力可能需要结合美国政策的潜在演变进行动态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