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预测:英伟达股价可能在11月19日令华尔街失望

北美
来源: The Motley Fool发布时间: 2025/11/13 18:08:14 (北京时间)
英伟达
人工智能芯片
半导体
市场估值
竞争风险
Image source: Nvidia.

新闻要点

文章指出,尽管英伟达(Nvidia)作为人工智能(AI)领域的领导者,推动其市值达到5万亿美元,市场对其2026财年第三季度业绩抱有极高期望,但作者认为该公司股价在11月19日的财报发布后有令投资者失望的风险。 作者列举了几个可能导致失望的因素:首先是日益加剧的竞争压力,包括外部竞争对手(如AMD)以更低价格提供AI硬件,以及“七巨头”内部开发定制AI芯片,这将侵蚀英伟达的市场份额和定价权。其次,文章提到历史估值阻力,指出处于新创新前沿的公司市销率通常在30至40倍见顶,而英伟达目前的市销率接近31倍,难以长期维持。最后,作者认为AI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可能正经历早期阶段的过度炒作,投资者对其实用性和采用率存在高估,这预示着潜在的“泡沫”破裂风险。

背景介绍

英伟达是人工智能革命的核心公司,以其市场领先的AI图形处理器(GPU)而闻名,这些GPU是AI数据中心的“大脑”。据估计,英伟达占据了高性能数据中心90%以上的AI GPU市场份额。 该公司受益于其激进的创新周期,每年推出新的先进GPU(如Hopper、Blackwell、Blackwell Ultra),保持了计算能力上的优势。同时,GPU需求持续超过供应,使得英伟达能够享受高额的定价溢价,毛利率超过70%。包括“七巨头”在内的大多数主要科技公司都是英伟达芯片的重要客户,并且该公司还与OpenAI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

深度 AI 洞察

英伟达面临的市场预期管理挑战是否为股价回调的策略性铺垫? - 鉴于英伟达在过去财报中频繁超越市场预期,此次由知名财经媒体提出的“失望”论调,可能并非简单的悲观预测,而更像是一种市场预期管理策略。在股价已达5万亿美元、市销率逼近历史高位的情况下,温和引导市场降低预期,有助于即使“仅仅”是大幅超越预期,也能被视为“惊喜”,从而为股价提供缓冲或支撑。 - 这种策略性论调也可能为长期投资者提供一个更健康的入场点,通过短期波动清洗掉部分投机性资金,促使市场重新评估公司的长期增长与风险。 “七巨头”自研AI芯片对英伟达的长期护城河有何深层影响? - “七巨头”自研AI硬件的趋势,远不止于短期抢占数据中心空间和降低GPU稀缺性。其深层影响在于,这些科技巨头试图解耦对单一供应商(英伟达)的依赖,增强自身在AI基础设施上的自主权和控制力。 - 这将促使英伟达从单纯的硬件供应商向更综合的AI平台提供商转型,强调其CUDA生态系统、软件优势以及集成解决方案的价值。未来竞争将更多地体现在生态系统粘性和定制化服务上,而非简单的芯片性能竞赛。 历史估值模式是否能准确预测AI泡沫破裂,或者AI技术具有独特的豁免性? - 历史经验表明,任何“下一件大事”创新在早期都会经历估值泡沫,如互联网泡沫。然而,AI与以往技术革命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深远而广泛的赋能潜力,几乎可以重塑所有行业,其“效用和采用率”的提升速度和深度可能超出现有模型预测。 - 虽然短期内估值过高可能引发调整,但AI技术的底层驱动力——数据和计算能力——仍在加速发展。投资者需区分短期市场情绪与长期技术演进,关注英伟达在AI算力、软件生态及应用领域的持续创新,以判断其是否具备穿越泡沫、实现持续增长的独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