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印度央行是否会在12月降息,在10月通胀率创历史新低后?

亚洲(不含大中华区和日本)
来源: 印度时报发布时间: 2025/11/13 19:38:17 (北京时间)
印度储备银行
通货膨胀
利率
货币政策
印度经济
印度央行是否会在12月降息,在10月通胀率创历史新低后?

新闻要点

巴克莱印度表示,印度10月份零售通胀率同比大幅下降至0.25%的历史新低,强化了印度储备银行(RBI)在12月政策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通胀放缓主要得益于食品价格通缩和近期商品及服务税(GST)税率下调。 该券商已将其2026财年消费者价格指数(CPI)通胀预测下调30个基点至2.1%,低于印度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MPC)最新预测的2.6%。10月份的通胀数据显著低于彭博社共识的0.4%和巴克莱自己的0.5%预测。在9月至10月期间,整体CPI通胀下降的119个基点中,近91%归因于食品价格,同比下降3.7%。

背景介绍

印度储备银行(RBI)是印度的中央银行,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的货币政策,其主要目标是维持价格稳定,同时兼顾经济增长。回购利率是印度央行控制货币供应和通胀的关键工具。通胀数据,特别是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是印度央行在决定是否调整利率时的核心考量指标。 2025年,全球经济背景下,主要经济体如美国(由特朗普总统领导)的货币政策走向对新兴市场有显著溢出效应。印度国内的财政政策,如商品及服务税(GST)的调整,也直接影响物价水平和通胀预期。在低通胀环境下,央行通常有更大的空间通过降息来刺激经济增长和投资。

深度 AI 洞察

印度通胀率创历史新低,其背后的深层驱动因素及其可持续性如何? - 表面上看,食品价格通缩和商品及服务税(GST)减税是主要原因。然而,食品价格波动性大,易受季节性、天气和供应链中断影响,因此食品通缩可能并非长期趋势。 - GST减税的影响,尤其是在庞大的非正规经济部门,传导可能有限。如果减税效应消退,通胀可能面临上行压力。 - 核心通胀(剔除黄金和白银)从3.1%降至2.6%,表明国内需求可能较为疲软。但黄金和白银价格因货币贬值飙升,却被排除在“核心-核心”衡量指标之外,这可能掩盖了部分潜在的通胀压力。 除了立即降息的可能性,这种通胀轨迹对印度经济政策和投资格局有何长期影响? - 持续的低通胀可能促使印度央行采取更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从而降低借贷成本,提振信贷增长和投资。这可能对信贷敏感型行业(如房地产、汽车和基础设施)构成利好。 - 长期低利率可能鼓励资本流向印度股市和债市,尤其是在全球发达市场利率可能维持高位的情况下,印度资产的相对吸引力增加。 - 然而,如果低通胀是由于结构性需求疲软而非供应效率提高,那么降息的经济刺激效果可能有限,并可能导致资产泡沫而非可持续增长。 在印度央行12月政策会议上,降息的实际障碍和潜在的意外因素是什么? - 尽管通胀数据支持降息,印度央行可能会对通胀的持续性保持谨慎,特别是考虑到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潜在波动以及“核心-核心”通胀衡量方式的局限性。 - 即将公布的2026财年第二季度GDP数据(11月30日公布)可能显示近期增长强劲,这可能促使货币政策委员会(MPC)推迟降息,以避免经济过热风险。 - 全球资本流动和卢比汇率波动也是印度央行考量的重要因素。如果降息导致卢比显著贬值,可能引发输入性通胀和资本外流压力,这会让印度央行在宽松政策上更加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