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le计划为其Arc区块链推出原生代币,第三季度利润飙升
新闻要点
稳定币发行商Circle正计划为其企业级以太坊虚拟机(EVM)网络Arc区块链测试网推出原生代币。Arc测试网于2025年10月启动,吸引了高盛、贝莱德、Visa等100多家公司参与。 Circle最初计划使用USDC和其他稳定币作为Arc网络的燃料费,但现在正探索推出原生代币,以促进网络参与、推动采用、协调利益并支持Arc的长期增长和去中心化治理。 公司公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强劲的财务业绩:收入达7.4亿美元,同比增长66%;净利润2.14亿美元,增长202%。然而,成本也有所上升,分销和交易成本同比增长74%至4.48亿美元,运营成本因员工增加14%和薪酬提高而同比增长70%至2.11亿美元。本季度EBITDA同比增长78%至1.66亿美元。 此次Arc网络的推出凸显了机构对加密货币日益增长的参与以及向应用特定区块链(appchain)的转变。尽管批评者认为appchain可能导致流动性碎片化、中心化风险和社区支持不足,但支持者认为它们解决了通用区块链的速度、可扩展性和高费用问题。
背景介绍
Circle是全球领先的稳定币发行商之一,以其美元挂钩的稳定币USDC而闻名。USDC在数字经济中扮演着关键的流动性和结算角色。 Arc区块链是Circle推出的一个Layer-1以太坊虚拟机(EVM)网络,旨在为企业级应用提供定制化的区块链解决方案。这一举措反映了区块链行业内日益增长的趋势,即开发应用特定区块链(appchain),以解决通用区块链在速度、可扩展性和成本方面的限制。 近年来,随着金融机构对区块链技术潜力的认可不断提升,包括高盛、贝莱德和Visa在内的传统金融巨头已开始积极探索和参与区块链项目,推动了加密货币领域的机构化进程。
深度 AI 洞察
Circle为何选择推出原生代币,而不坚持使用USDC作为Arc网络的燃料费?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战略考量? Circle从最初计划用USDC作为燃料费转向探索原生代币,这并非简单的技术变更,而是深层次的战略调整,反映了对去中心化和价值捕获的权衡: - 去中心化与治理需求: 虽然USDC是中心化发行的稳定币,但Arc的目标是转向“地理分布的验证者”的去中心化治理模型。原生代币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工具,可以通过代币质押和投票赋予社区成员治理权,从而降低中心化风险,增强网络的韧性和信任度。 - 价值捕获与激励机制: 原生代币能够更好地捕获网络增长的价值。随着Arc生态系统的扩张和采用率的提高,原生代币的需求和价值有望随之增长,从而激励早期参与者、开发者和验证者积极贡献。仅使用USDC作为燃料费,则这部分价值可能更多地流向USDC的发行方而非Arc网络本身。 - 合规与独立性: 拥有独立的原生代币可能为Arc网络提供更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司法管辖区的监管要求,并避免与USDC的特定监管框架过度绑定,尤其是在全球稳定币监管日益收紧的背景下。 应用特定区块链(Appchain)模式的兴起,对传统通用区块链如以太坊及相关Layer-2解决方案的长期竞争格局有何影响? Appchain模式的兴起对通用区块链及其Layer-2解决方案构成了复杂且具有颠覆性的影响: - 对通用链的挑战: Appchain通过为特定应用优化性能(如速度、吞吐量和定制功能),直接挑战了通用区块链在所有场景下“一劳而就”的理念。对于高性能或特定功能需求的企业应用,Appchain可能提供更优越的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从而分流通用链上的部分高价值交易量。 - 对Layer-2的冲击: Layer-2解决方案旨在通过扩展通用链来解决其可扩展性问题。然而,Appchain通过提供主权链或定制链,为开发者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即完全控制整个技术栈,而非依赖Layer-2的共享安全和特定架构。这可能导致一些原本考虑Layer-2的项目转向Appchain,尤其是在需要高度定制化和主权控制的场景。 - 碎片化与互操作性: Appchain的普及可能加剧区块链生态系统的流动性碎片化。虽然Polygon Labs等倡导者认为互操作性将解决此问题,但实际的技术和经济摩擦依然存在。成功实现跨Appchain的无缝互操作性将是决定未来格局的关键。若互操作性不足,将限制DeFi等跨链应用的潜力。 - 市场细分化: 长期来看,市场可能会走向更加细分化的格局。通用区块链和Layer-2将继续服务于广大开发者和注重共享安全性的应用,而Appchain则可能成为特定行业(如金融、供应链)、大型企业或对性能、主权有极高要求的细分领域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