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所有人都认为Adobe会受AI拖累时,它为何反而能蓬勃发展?

新闻要点
尽管市场普遍认为人工智能(AI)将对Adobe业务造成冲击,导致其股价在2025年迄今下跌26%,多家分析机构也因此下调了评级,但Adobe的营收和每股收益却创历史新高。 该公司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营收和每股收益分别同比增长14%,AI驱动的年度经常性收入(ARR)已达50亿美元,远超2024年的35亿美元目标。Adobe首席执行官Shantanu Narayen将AI视为“Adobe数十年来最大的机遇”,通过将AI功能注入其旗舰产品Creative Cloud,并提供商业安全的AI模型,有效规避了版权风险,赢得了企业客户的信任。 此外,Adobe Experience Platform (AEP) AI助手获得了70%符合条件的客户采用,公司数字媒体业务总裁认为AI的进步将促进更多内容创作,从而形成良性循环。Creative Cloud仅占Adobe总营收的59%,其他数字媒体和数字体验部门也分别实现了12%和9%的年增长。目前,Adobe的市盈率为21倍,远低于标普500指数的平均32倍,公司还积极回购股票,进一步提升每股收益。
背景介绍
自2022年ChatGPT开启AI时代以来,市场对生成式AI对创意软件行业的影响普遍存在担忧。这种担忧导致Adobe的股价在2025年迄今下跌了26%,而同期标普500指数上涨14%。 多家知名分析机构,包括摩根士丹利、Wedbush和Melius Research,均在近期下调了Adobe的评级,理由是质疑生成式AI能否推动其业务增长而非造成损害,并对其在AI工具日益普及的市场中的相关性表示担忧。
深度 AI 洞察
市场对Adobe的AI叙事是否存在根本性误读? 市场普遍基于生成式AI的颠覆性潜力,过度简化了对Adobe的判断,认为其将受到冲击。然而,Adobe的核心客户群(企业用户)对“商业安全”和版权合规的需求,构筑了一个天然的竞争壁垒,这并非轻量级或开源AI工具能够轻易撼动。市场的悲观预期可能忽视了Adobe将其AI能力深度整合进现有专业工作流的战略,这不仅提升了效率,也强化了用户粘性。 Adobe的“AI良性循环”能否持续构建新的护城河? 公司强调的“AI良性循环”——即更多内容创作驱动模型改进,进而产生更多内容——具有长期潜力。这表明Adobe不仅拥抱AI,更将其视为数据飞轮和生态系统扩展的核心。然而,此护城河的稳固性取决于其AI模型在效率、质量和特定功能上能否持续领先于快速迭代的竞争对手,以及如何有效地将这些优势转化为新的定价权和市场份额。若AI技术普及导致内容生产门槛大幅降低,其高端软件的价值定位将面临持续考验。 Adobe的积极股票回购行为在当前背景下传递了什么信号? 在股价因AI担忧而承压、但财务表现强劲的背景下,Adobe大规模回购股票是管理层对公司内在价值强烈信心的明确信号。这不仅可以提振每股收益,抵消市场情绪带来的估值折让,也可能暗示管理层认为市场对公司的AI转型战略存在严重低估。对于投资者而言,这可能预示着管理层认为当前股价处于一个有吸引力的买入区间,并愿意通过资本运作来回报股东、稳定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