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摩根大通将美元存款代币引入Coinbase的Base网络:报告

North America
来源: Decrypt发布时间: 2025/11/12 20:14:18 (北京时间)
摩根大通
Base网络
存款代币
区块链
机构数字资产
JP Morgan. Image: Shutterstock/Decrypt

新闻要点

摩根大通已将其存款代币JPM Coin (JPMD) 部署到Coinbase的Base网络,供机构客户使用,标志着该银行首次将其原生支付产品部署到公共区块链上。这一举措允许通过以太坊二层网络进行全天候即时交易,取代了传统上需要数个工作日的结算时间。 与私人发行并由外部储备支持的稳定币不同,JPMD代表银行内部持有的存款,是商业银行货币的区块链版本。该代币将作为Coinbase上的抵押品,并计划在获得监管批准后扩展到其他货币(如欧元代币JPME)和更多区块链,并可能向非机构客户开放。 此次部署是在与万事达卡、Coinbase和B2C2进行了数月试用后进行的。尽管专家指出了数据隐私、区块链中断、反洗钱风险和24/7运营监督等挑战,但普遍认为代币化存款将显著提高效率,推动金融机构走向全天候金融生态系统。

背景介绍

摩根大通自2019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探索分布式账本技术(DLT),但其区块链操作主要在私有、许可网络上进行。此次在公共区块链Base上的部署是其战略的重大扩展,展示了其在数字资产领域的持续推进。 银行存款代币与稳定币之间存在关键区别:存款代币代表银行内实际持有的存款(即链上商业银行货币),而稳定币通常由私人实体发行,并由外部储备支持。摩根大通此举是其更广泛数字资产战略的一部分,该战略在2025年已有多项进展,包括在Chainlink上结算代币化美国国债、与Brevan Howard Digital实现24/7客户结算,以及允许机构客户使用比特币、以太坊和加密ETF作为贷款抵押品。

深度 AI 洞察

这一发展对传统金融和加密生态系统有何更广泛的战略影响? 摩根大通在公共区块链上推出存款代币,不仅仅是技术升级,更是传统金融(TradFi)与去中心化金融(DeFi)融合的里程碑。它预示着机构资金流入公共链的基础设施正在成熟,可能加速其他银行效仿,从而在受监管的框架内提升链上交易的合法性和规模。 它还通过提供银行支持的链上货币,对现有稳定币市场构成长期竞争,可能推动监管机构对稳定币和银行代币化存款采取更明确的立场,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寻求促进金融创新但同时强调消费者保护和国家安全的大背景下。 摩根大通的这一举动如何重塑数字货币的监管格局和未来? 摩根大通作为大型金融机构的参与,可能会促使监管机构加速对代币化存款和公共区块链使用的明确指导。特朗普政府普遍支持创新和减少繁文缛节,这可能为银行在数字资产领域的进一步探索创造有利环境。然而,监管机构仍将关注消费者保护、金融稳定和反洗钱(AML)风险,特别是在将传统金融与潜在的非白名单钱包连接时。这种受控的试点可能会成为未来监管框架的蓝图,为美国在数字货币领域的全球竞争力设定基调,尤其是在与中国等国潜在的央行数字货币(CBDC)竞争中。 这一发展带来了哪些竞争动态和长期的投资机会或风险? - 机会: 对于Coinbase等加密基础设施提供商而言,这为其公共链网络带来了主流机构用户和交易量,验证了其技术和合规性。对于其他寻求进入数字资产领域的银行和金融机构,JPMD的成功可能成为效仿的催化剂,从而创造对区块链解决方案和专业知识的需求。 - 风险: 传统银行,特别是那些未能快速适应数字资产领域的银行,可能面临竞争劣势。JPMD的扩展可能会加剧稳定币发行商的竞争压力,甚至可能影响对短期国库券等传统现金管理工具的需求。此外,将传统银行系统与链上环境连接固有的安全漏洞(如跨链桥的风险)仍是重要考量,需要持续投入以确保系统健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