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10月份印度零售通胀降至0.25%的历史新低

亚洲(不含大中华区和日本)
来源: 印度时报发布时间: 2025/11/12 20:20:20 (北京时间)
印度储备银行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经济增长
食品价格
<p>Retail inflation slows to a record low of 0.25% in October</p>

新闻要点

印度零售通胀在10月份降至0.25%的历史新低,低于9月份的1.54%。这已是通胀连续第四个月低于印度储备银行(RBI)4%的中期目标,并连续第七个月低于6%的容忍上限。此前路透社对42位经济学家的调查预测10月份零售通胀将放缓至0.48%。 食品价格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篮子中占比近一半,10月份同比下降5.02%,创当前CPI系列新低。政府将通胀下降主要归因于商品及服务税(GST)下调的全面影响、有利的基数效应以及油、脂肪、蔬菜、水果、蛋、鞋类、谷物及产品、交通和通讯等商品价格的下降。 尽管亚洲第三大经济体在4月至6月季度增长近8%,但通胀仍在迅速降温,预计印度央行下个月将再次降息。印度央行在其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上表示,通胀缓解且在2026财年可能进一步放缓,这得益于商品及服务税税率下调、食品价格前景良好和供应改善。然而,央行也警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关税相关的贸易中断可能对前景造成影响。 印度央行对2026财年整体通胀的预测为2.6%,远低于8月份预测的3.1%。科塔克马辛德拉银行的分析师认为,温和的通胀和增长轨迹为降息25-50个基点提供了空间,但节日期间零售销售的激增可能使衡量潜在可持续需求变得困难,从而影响降息时机。

背景介绍

印度是全球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之一,其经济动态对全球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印度储备银行(RBI)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其主要目标是维持物价稳定,并将零售通胀目标设定在4%(+/-2%的容忍区间)。食品价格在印度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中占据近一半的权重,因此食品价格的波动对整体通胀水平有着决定性影响。 近期,印度政府采取了商品及服务税(GST)下调等财政措施来管理物价,这与央行的货币政策共同发挥作用,以期在支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控制通胀。在当前的全球经济背景下,各国央行普遍面临在控制通胀和刺激经济增长之间取得平衡的挑战。

深度 AI 洞察

印度通胀的持续放缓是否预示着更大的经济疲软,而非单纯的供应侧改善? - 尽管官方数据显示经济增长强劲,但超低的通胀(尤其是负值的城乡通胀率)可能并非仅仅是GST减税和食品供应改善的结果。它可能反映了消费者需求端存在比预期更深层次的疲软,尤其是在非必需品消费领域。若此,则印度央行对经济增长的支撑需求可能比其公开承认的更为迫切,从而促使其采取更激进的降息策略。 - 此外,持续的低通胀可能会对企业盈利能力构成压力,因为企业可能难以将成本上涨转嫁给消费者。这可能导致企业利润率收缩,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行业,进而可能影响未来的投资和就业增长。 印度央行在降息时机上的谨慎态度揭示了哪些潜在的政策困境或未公开的担忧? - 印度央行虽然承认了降息空间,但对于降息时机的谨慎态度可能源于对其通胀预测模型准确性的内在不确定性。食品价格的波动性,加上地缘政治事件(如油价冲击)和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带来的外部风险,可能使其担心过早降息会迅速逆转通胀趋势。 - 这种谨慎也可能暗示,印度央行可能正在权衡通胀与金融稳定之间的潜在权衡。在信贷迅速扩张或资产价格泡沫形成的环境下,即使通胀较低,过度的宽松政策也可能引发金融稳定风险。因此,印度央行可能更倾向于等待更明确的数据信号,以避免政策失误。 印度经济表现与全球经济周期,特别是与主要贸易伙伴(如美国)的潜在脱钩或同步性如何影响国际投资者的资产配置策略? - 印度经济在通胀放缓的同时保持强劲增长,这在全球主要经济体普遍面临高通胀或增长放缓挑战的背景下,使其成为一个相对具有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如果美国在特朗普总统的“美国优先”政策下继续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和加息,而印度经济能够保持这种增长-低通胀的组合,可能会吸引寻求多元化和增长机会的国际资本。 - 然而,这种潜在的脱钩也存在风险。如果全球需求(特别是来自美国和欧洲的需求)因经济放缓或贸易紧张局势加剧而减弱,即使印度国内经济表现良好,其出口导向型产业也可能面临挑战。国际投资者在配置资产时,需要仔细评估印度经济的韧性以及其对外部冲击的承受能力,考虑印度国内消费市场是否强大到足以抵消外部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