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能教父”发出警告,特朗普敦促各国放弃气候应对努力

新闻要点
两名被誉为“风能教父”的欧洲风电先驱,丹麦的Henrik Stiesdal和英国的Andrew Garrad,对特朗普政府削减清洁能源政策发出警告,称华盛顿的反气候议程是更广泛能源转型挑战的一部分。 自2025年初重返白宫以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积极阻碍高调风电项目的发展,包括停止工作令和取消前总统乔·拜登《通胀削减法案》下的绿色激励措施。此举已对可再生能源巨头的商业模式造成冲击,例如丹麦的Orsted公司,其在第三季度报告了净亏损。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上称海上风力涡轮机“可悲”且“昂贵”,并认为气候变化是“有史以来最大的骗局”。 科学家谴责了特朗普对气候变化的描述,指出压倒性共识表明气候变化正在发生。Stiesdal强调,许多投票支持极右翼政党的人实际上受益于可再生能源带来的就业机会和能源成本优势,并建议在讨论中应侧重于能源安全、创造就业和地方经济效益。
背景介绍
自2025年初再次当选美国总统以来,唐纳德·特朗普及其政府持续推行其对气候变化持怀疑态度的政策议程,并积极削减清洁能源倡议,特别是针对风力发电。这延续了他此前对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批评立场,并与前任政府的绿色激励政策形成鲜明对比。 特朗普政府的行动包括取消《通胀削减法案》中的绿色激励措施,并对已在开发中的海上风电项目发出停工令。这些政策转变对全球主要的风电公司,如丹麦的Orsted和Vestas,造成了直接的财务和运营影响,导致投资不确定性和项目延误。 Henrik Stiesdal和Andrew Garrad是风能行业的先驱,因其在风力涡轮机设计、制造和部署方面的贡献而被称为“风能教父”,他们的警告凸显了当前政策转变对全球能源转型努力的深远影响。
深度 AI 洞察
特朗普政府反风电立场的深层动因是什么,除了其宣称的经济合理性? - 表面上,特朗普将风电描述为“昂贵”和“可悲”,但这可能掩盖了更深层的政治和战略动机。 - 核心政治基础: 反对风电可以迎合其传统能源产业支持者和部分对可再生能源项目(如对景观影响或军事雷达干扰)持保留态度的农村选民。 - 能源独立叙事: 强调化石燃料有助于强化“能源独立”的国家主义叙事,可能被视为一种地缘政治工具,以减少对国际能源市场的依赖,并与国内油气行业形成联盟。 - 去监管化倾向: 这也符合其政府一贯的去监管化、减少政府干预市场的意识形态。 美国政策对全球可再生能源转型和供应链有何长期影响? - 投资转移: 鉴于美国市场的不确定性,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可能会进一步转向政策更稳定、激励更明确的地区,如欧洲、亚洲部分地区(尤其是中国)和拉美。 - 技术领导地位: 美国的政策逆转可能削弱其在下一代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和制造方面的竞争力,使欧洲和亚洲企业在技术标准和市场份额上占据主导地位。 - 供应链重组: 为了规避美国政策风险,全球风电供应链可能会寻求多元化,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或在其他地区建立更本地化的生产基地,从而可能导致成本结构和效率的变化。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种政策转变会带来哪些非显而易见的风险和机会? - 风险暴露: 直接投资于美国风电市场或与美国市场高度关联的欧洲/亚洲风电公司(如Orsted,Vestas)将面临持续的政策风险和项目不确定性,需要密切关注其财务健康状况。 - 替代能源机会: 随着对风电支持的减少,传统能源(石油、天然气)以及核能等替代基荷能源在美国可能会迎来新的投资机会或政策倾斜。 - 区域性机会: 投资者可关注在欧洲、亚洲等对可再生能源有坚定支持政策的区域,那些拥有强大技术、稳健项目储备和本地化供应链的非美国风电公司,可能受益于需求转移和政策稳定性。此外,储能技术和电网升级等配套基础设施投资也可能迎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