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亚德尼建议“逢低买入”人工智能股票,称市场紧张情绪是健康迹象

新闻要点
资深经济学家兼策略师埃德·亚德尼建议投资者将近期人工智能(AI)股票的回调视为买入机会。他认为,当前市场普遍存在的紧张情绪是健康的信号,这与互联网泡沫时期截然不同,当时几乎无人担忧泡沫风险。亚德尼指出,近期下跌“清理了一些看涨者”,因为牛熊比率曾超过四比一。他现在认为人工智能板块是“逢低买入”的市场,并强调其广泛应用以及云服务提供商从中获得的巨大利润。
背景介绍
当前市场对人工智能(AI)股票的未来走势存在显著分歧。在过去一年,AI相关股票经历了大幅上涨,带动了整体市场尤其是科技板块的强劲表现。然而,这种快速增长也引发了部分投资者对估值过高和潜在泡沫的担忧,类似20世纪90年代末的互联网泡沫。标普500指数在企业盈利强劲的支撑下持续走高,尽管其远期市盈率已达到22-23倍,这主要受到“七巨头”的推高。非“七巨头”股票的市盈率约为19-20倍,虽然不便宜但也不算疯狂。
深度 AI 洞察
当前市场对人工智能的担忧,是否真的能有效避免重蹈互联网泡沫的覆辙? - 亚德尼的观点在于,普遍的担忧情绪本身就是一种自我修正机制,这与互联网泡沫时期普遍的盲目乐观形成对比。 - 然而,这种担忧更多是情绪层面的,而非基本面层面的深入审视。真正的风险在于,如果AI技术未能如预期般广泛商业化或盈利模式受限,即使有担忧,市场也可能因为过度炒作而遭受重创。 - 此外,市场对“七巨头”的过度依赖,使得少数公司的表现极大地影响了指数,这本身就是一种结构性风险,与担忧情绪无关。 考虑到“七巨头”对标普500指数市盈率的显著影响,这种“由盈利主导的融涨”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 亚德尼强调了“现象级”的企业盈利作为市场“底部”的支撑,并指出标普500指数盈利增长远超预期。 - 然而,如果“七巨头”的盈利增长放缓或面临监管压力,其高估值可能难以维系,从而对整体指数造成显著拖累。 - “融涨”的特点是快速上涨,但其可持续性往往取决于新资金的持续流入和市场情绪的维持。一旦出现负面催化剂,这种上涨可能迅速逆转,尤其是在估值已经不低的情况下。 在人工智能的投资回报主要集中在云服务提供商的背景下,投资者应如何评估其他AI相关领域的投资机会和风险? - 亚德尼明确指出AI的“回报实际在云端”,这意味着基础设施和平台提供商是直接受益者。 - 对于更下游的AI应用公司,其盈利能力可能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和技术迭代风险。投资者需要更仔细地辨别哪些应用能够真正实现规模化盈利,而不仅仅是概念炒作。 - 此外,AI技术的发展也伴随着伦理、监管和地缘政治风险。投资者需考虑这些非财务因素对AI生态系统和相关投资的长期影响,尤其是美国政府在技术竞争中的潜在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