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摩根大通通过Coinbase的区块链向机构客户推出JPM Coin代币

北美
来源: 本辛加发布时间: 2025/11/12 16:52:19 (北京时间)
摩根大通
JPM Coin
存款代币
区块链
机构金融
Coinbase
摩根大通通过Coinbase的区块链向机构客户推出JPM Coin代币

新闻要点

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已开始向其机构客户推出一种名为JPM Coin的存款代币。该代币代表了这家全球最大银行的美元存款,允许用户通过Coinbase的Base公共区块链发送和接收资金。 此次推出是在JPM Coin经过数月的试验期之后进行的,参与试验的公司包括万事达卡(Mastercard)、Coinbase和B2C2。摩根大通的区块链部门Kinexys全球联席主管Naveen Mallela表示,银行计划未来推出欧元计价的存款代币,并将其扩展到其他区块链网络和客户的客户,但需获得监管批准。 存款代币是由商业银行发行的数字代币,代表对现有客户存款的债权,旨在实现更快、更高效的交易。它们与稳定币不同,存款代币是银行存款的直接债权,甚至可以计息。JPM Coin将作为Coinbase上的抵押品被接受。

背景介绍

摩根大通推出JPM Coin存款代币,是传统金融机构深化数字资产参与的最新举措。此前,包括花旗集团、高盛和德意志银行在内的其他大型银行也采取了类似行动,反映出全球银行业对区块链技术的日益重视。 存款代币是商业银行发行的数字代币,代表对现有银行存款的债权。它们与稳定币(通常由政府债券或其他流动资产一对一支持)不同,存款代币是银行存款的直接债权,具有计息潜力。美国《天才法案》的通过,监管了稳定币等日益流行的数字货币形式,也为存款代币的推出提供了更清晰的监管背景,尽管存款代币本身可能受到不同的监管框架约束。 Coinbase的Base区块链作为JPM Coin的基础设施,突显了传统金融与新兴加密生态系统之间的合作,旨在利用公共区块链的效率和透明度。

深度 AI 洞察

摩根大通和其他主要银行推出存款代币而非简单使用现有稳定币,其战略动机何在? - 控制数字资产基础设施:银行希望拥有和控制其数字货币基础设施,而非依赖第三方稳定币发行方。 - 直接整合核心银行业务:存款代币直接与银行的存款基础和现有客户关系挂钩,实现更深层次的整合。 - 监管套利与合规性:银行能够更好地在现有监管框架内管理与代币化存款相关的风险和合规义务,尤其是在《天才法案》等新规背景下。 - 潜在的新收入来源:计息存款代币可能为银行带来新的利润池,并增强机构客户的粘性。 - 客户留存与创新:通过提供更高效的链上交易和可编程性,满足机构客户对数字资产日益增长的需求,防止业务流失到加密原生平台。 利用公共区块链发行的银行存款代币的普及,将如何重塑传统金融体系和中央银行的角色? - 混合金融系统出现:传统银行业务与公共区块链技术融合,形成一个效率更高、透明度更强的混合系统。 - 支付效率提升:降低机构间支付成本和时间,挑战SWIFT等传统支付网络的地位。 - 部分中介机构的颠覆:某些清算、结算服务可能被链上交易取代,导致部分中介机构的职能发生变化或被削弱。 - 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中央银行可能需要重新评估其货币政策工具,并可能加速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的开发,以保持对货币供应和金融稳定的控制。 - 增强金融普惠性(长期而言):尽管目前针对机构,但长期看,这种模式可能为更广泛的金融普惠性奠定基础。 在当前的监管和地缘政治环境下,机构投资者使用JPM Coin及类似银行发行代币面临的主要风险和机遇是什么? - 风险: - 监管不确定性:尽管有新法案,但存款代币的具体监管框架仍在演变,存在不确定性。 - 互操作性挑战:不同银行或区块链发行的代币之间的互操作性可能成为障碍。 - 智能合约风险:基于区块链的代币仍存在潜在的智能合约漏洞风险。 - 交易对手风险:尽管是银行存款,但持有和使用代币仍涉及对发行银行的交易对手风险。 - 机遇: - 更快的结算与更低的成本:实现几乎即时的机构间结算,大幅降低交易费用。 - 新型抵押品:代币化存款可作为新型抵押品,提高资本效率和流动性。 - 增强的流动性:在链上实现资产的无缝转移,提高市场流动性。 - 创新的金融产品:为开发基于可编程货币的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