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德梁行称返港外籍人士助推香港豪宅租赁市场反弹

新闻要点
戴德梁行预测,香港豪宅租金明年将进一步上涨3%至5%,主要原因在于回流的西方外籍专业人士和本地专业人士对高端住宅的需求不断增长。该咨询公司研究部董事Jack Tong表示,预计明年的租赁交易量将超过今年的660宗。 报告指出,来自新加坡、欧洲和印度等地的外籍专业人士明显回流,而内地租户在政府“高端人才通行计划”等政策的推动下,仍然是豪宅租赁市场的主力。香港的营商环境也日益活跃,截至今年7月,本地注册公司数量达到创纪录的150万家,非香港注册公司也突破1.5万家。 多家欧美公司今年积极在香港设立办事处,其中包括巴黎私募股权公司Ardian在中环国际金融中心二期开设的办事处,以及瑞士贵金属精炼和贸易商MKS PAMP在金钟圣约翰大厦设立的区域总部。
背景介绍
香港曾是全球最昂贵的房地产市场之一,但近年来受到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疫情限制以及人才外流等因素的影响,房地产市场面临挑战。为吸引人才和资本回流,香港特区政府推出了多项人才引进计划,例如“高端人才通行计划”等,旨在提振经济和维持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这些政策旨在刺激经济活动,增加对高端住房的需求,特别是在专业人士和高净值人士中。 香港作为连接中国内地与全球市场的门户,其经济活力和营商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房地产市场的表现。全球经济复苏和国际企业对亚洲市场战略布局的调整,也促使部分企业选择在香港设立区域总部,进一步支撑了高端商业和住宅租赁需求。
深度 AI 洞察
香港豪宅租赁市场的反弹是否可持续,其主要驱动力是什么? - 表面上看,回流的外籍人士和内地人才计划是直接驱动力,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韧性以及中国内地与全球经济互动的持续需求。 - 尽管过去几年面临挑战,但香港的法律框架、低税率和资本自由流动机制仍对外资具有吸引力,这在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保持强硬的背景下,为企业在亚太地区寻找稳定立足点提供了价值。 - 供应紧张和高端项目翻新也是重要因素,表明市场对优质资产的结构性需求依然强劲,并非单纯依赖短期的人口流动。 美国和欧洲公司在香港设立办事处,这与当前地缘政治背景下“去风险化”的论调是否矛盾? - 这种现象并不完全矛盾,反而体现了跨国企业在“去风险化”策略下的务实选择。虽然一些西方企业可能在寻求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但它们也需要在亚太地区,特别是与中国内地相关的商业活动中保持战略存在。 - 香港独特的地位使其成为一个“风险对冲”或“风险管理”的平台,企业可以在此享受相对独立的法律和金融体系,同时又能便利地服务于大中华区市场。这反映出企业在政治压力和商业利益之间寻求平衡。 - 此外,私募股权和贵金属交易等特定行业性质,可能使其对香港的金融基础设施和市场准入优势有更强的依赖,而非仅仅是简单的制造业供应链考量。 豪宅租赁市场的活跃是否预示着香港更广泛的经济复苏? - 豪宅租赁市场的活跃是一个积极信号,表明高端人才和资本正在回流,这对于提升香港的经济活力至关重要。然而,它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体经济的复苏。 - 整体经济复苏需要更广泛的指标,包括中小企业表现、零售消费、就业市场以及更广泛的住宅市场,而不仅仅是高端租赁。豪宅市场的反弹可能更多反映了高净值人群和特定行业(如金融服务)的信心恢复。 - 还需要关注全球经济大环境,特别是美国利率政策走向以及中国经济的复苏力度,这些外部因素将对香港的整体经济前景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