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软银出售58.3亿美元英伟达股份以资助对OpenAI的投资后,英伟达股价下跌

全球
来源: Invezz发布时间: 2025/11/12 00:38:20 (北京时间)
英伟达
软银
OpenAI
AI芯片
战略投资
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软银出售58.3亿美元英伟达股份以资助对OpenAI的投资后,英伟达股价下跌

新闻要点

2025年10月,软银集团披露已出售其在英伟达的全部58.3亿美元股份后,英伟达股价下跌2.3%至194.43美元。此次出售发生在英伟达11月19日发布财报之前,并引发了对人工智能行业估值过高的讨论。 尽管软银退出,华尔街分析师仍对英伟达的近期前景持乐观态度,瑞银维持“买入”评级。分析师预计,即将发布的财报将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安装速度和客户集中风险。软银首席财务官吉光后藤表示,此次出售与英伟达本身无关,而是为了为其大规模投资OpenAI提供资金,其中包括牵头400亿美元的投资,以及参与5000亿美元的“星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项目。 软银通过重估OpenAI股份实现了净利润翻倍,其股价今年也翻了一番。这一转变突显了人工智能军备竞赛的演变,长期合作伙伴可能会在半导体和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领域的下一阶段竞争中成为对手。

背景介绍

软银集团曾是英伟达最大的股东之一,甚至曾提议帮助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将公司私有化。然而,软银创始人孙正义在英伟达股价在人工智能繁荣期间飙升时,逐步减持了其头寸,错失了数百亿美元的潜在收益。 英伟达是全球领先的AI芯片制造商,其产品在数据中心和AI计算领域占据主导地位。随着AI技术需求的激增,英伟达的营收和股价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显著增长。与此同时,OpenAI作为ChatGPT的开发者,凭借其生成式AI技术在科技界掀起波澜,吸引了大量投资,并被视为未来AI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度 AI 洞察

软银对OpenAI的激进投资是否预示着AI价值链的根本性转变? - 是的,这可能预示着一个重要转变。软银的行动表明,其认为AI价值创造的下一个前沿可能从底层芯片硬件转向更上层的AI应用、模型开发和基础设施服务。通过大规模投资OpenAI和“星门”项目,软银正将自己定位为AI生态系统中更接近应用层的关键参与者,而不仅仅是硬件供应商的财务投资者。 - 这一策略反映了一种观点,即随着AI芯片市场的成熟和潜在的竞争加剧(如英特尔和英伟达之间),更高的利润率和战略控制可能存在于AI软件和服务领域。软银通过ARM和潜在的芯片设计投资,已经拥有硬件层面的影响力,现在正通过OpenAI寻求在软件和应用层面的主导地位,构建一个更全面的AI产业影响力。 软银出售英伟达股份对英伟达的市场叙事和投资者情绪有何长期影响? - 尽管软银出售的股份相对于英伟达的巨大市值而言规模不大,且分析师普遍持乐观态度,但这一举动仍可能在长期内对市场叙事产生微妙影响。这可能被解读为,即使是长期投资者,也在AI估值“泡沫”论中寻找更高回报的替代品。 - 它可能促使投资者更严格地审视英伟达的增长驱动力,例如对特定客户的集中度风险,以及其在AI基础设施部署面临的挑战,而非仅仅是芯片需求。此外,软银作为早期且深入的科技投资者,其从长期持有的芯片巨头转向新兴AI基础设施的举动,可能被视为对未来AI行业发展方向的战略投票,即从纯粹的硬件销售转向更复杂的AI服务和生态系统构建。 考虑到美国现任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战略,软银在OpenAI和“星门”项目上的巨额投资可能面临哪些地缘政治或监管风险? - 软银对OpenAI的巨额投资,尤其是其参与的“星门”AI基础设施项目,可能在美国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战略下引发潜在的地缘政治和监管审查。 - 尽管OpenAI是一家美国公司,但软银作为一家日本企业,其如此大规模地控制美国关键AI基础设施的战略利益,可能被视为国家安全问题。特朗普政府可能会密切关注外国对核心技术基础设施的投资,并可能实施更严格的审查或限制,以确保美国在AI领域的领导地位和数据主权。 - 此外,鉴于AI技术的军事和国家安全潜力,任何涉及关键AI基础设施的国际合作都可能受到更严格的审查,以防止技术转移或潜在的战略劣势。这可能对“星门”项目的实施,以及软银在AI领域的整体战略产生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