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空头”投资者迈克尔·布瑞重仓做空人工智能(AI)巨头英伟达和Palantir——历史站在他这一边

新闻要点
根据最新的13F文件,“大空头”投资者迈克尔·布瑞已对人工智能(AI)领域的领军企业英伟达和Palantir Technologies建立大规模看跌期权头寸。布瑞以其在2007-2009年金融危机前成功做空美国房地产市场而闻名,他的投资策略通常涉及识别并做空他认为存在定价错位的资产。 文章指出,尽管英伟达在AI图形处理器(GPU)领域占据主导地位,Palantir的Gotham软件即服务平台也独一无二,但历史经验表明,颠覆性新兴技术往往会经历泡沫和破裂周期。互联网泡沫、基因组测序、纳米技术等都曾经历过类似阶段,AI可能也不会例外。此外,英伟达和Palantir的高市销率(P/S)也被视为历史性的不利因素,英伟达的市销率曾突破30,Palantir更是达到152,远超巨头公司难以长期维持的30-40倍市销率上限。 尽管美联储的降息周期和两家公司强劲的增长率可能在短期内支撑股价,但从历史角度看,布瑞的看跌押注最终很可能被证明是正确的。
背景介绍
迈克尔·布瑞是一位著名的对冲基金经理,因其在2000年代中期成功预测并做空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市场泡沫而闻名,这一事迹被改编成电影《大空头》。他的投资策略通常是逆向思维,寻找被市场误判的资产或趋势,并进行大胆押注。 人工智能(AI)领域在2020年代中期经历了爆炸式增长,尤其是在生成式AI技术推动下。英伟达作为AI芯片领域的领导者,其GPU产品是AI发展不可或缺的硬件基础。Palantir Technologies则是一家专注于大数据分析的公司,其软件平台为政府和企业客户提供复杂的数据集成和分析解决方案,尤其在国防和情报领域具有优势。
深度 AI 洞察
布瑞的做空逻辑是否仅基于历史估值泡沫?其背后是否存在更深层次的产业或宏观经济担忧? - 布瑞的做空并非仅仅是对历史估值泡沫的简单重演,而更可能反映了他对当前AI产业发展路径的深层怀疑。他可能认为,AI技术的实际落地和大规模商业化变现速度,将难以匹配市场对其未来增长的极端预期,从而导致估值过高。 - 此外,布瑞的押注也可能暗含对宏观经济环境的担忧。尽管美联储预计将进入降息周期,但如果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结构性挑战,或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导致AI供应链受阻,都可能对AI巨头的业绩造成冲击。 考虑到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以及对中国在AI领域技术主导地位的警惕,这会对英伟达和Palantir等美国AI巨头产生何种影响? - 特朗普政府可能继续推行限制关键技术出口(尤其是对中国)的政策,这在短期内可能保护英伟达等企业的国内市场和技术优势,但长期来看,可能限制其在全球最大市场之一的增长潜力,并刺激其他国家发展本土AI供应链,从而削弱其全球主导地位。 - 对于Palantir而言,其与美国政府和国防部门的紧密联系,在“美国优先”政策下可能获得更多合同,但如果其产品被视为地缘政治工具,可能会限制其在国际商业市场的拓展。 布瑞的做空行为对普通投资者有何警示?这是否预示着AI泡沫破裂的临近? - 布瑞的行动提醒投资者,即使是颠覆性技术,其估值也并非永无止境。历史上的科技泡沫教训是,市场有时会对新技术的潜力过度狂热,导致股价与基本面严重脱节。 - 他的押注不一定意味着AI泡沫即将破裂,但它是一个强烈的警示信号,表明风险正在累积。普通投资者应审视其AI相关投资组合的估值风险,并警惕“追高”行为,尤其是在市场情绪高涨时,更应关注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实际应用进展,而非仅仅是增长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