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理事米兰:稳定币需求增长可能推低利率
新闻要点
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表示,与美元挂钩的加密稳定币需求不断增长,可能有助于推低中性利率,即不刺激也不阻碍经济的“r星”利率。如果中性利率下降,美联储也将通过降低其基准利率来作出反应。 根据CoinGecko数据,目前所有稳定币的总市值约为3.107亿美元,但米兰指出,美联储研究发现,未来五年内市场规模可能增长至3万亿美元。他认为,稳定币已经增加了美国以外购买者对美国国库券和其他美元计价流动资产的需求,并且这种需求将持续增长。 米兰赞扬了《GENIUS法案》,认为它为稳定币设定了明确的指导方针和消费者保护措施,这将是刺激稳定币更广泛采用的关键。该法案最重要的方面是要求美国注册发行方以至少一对一的比例,用安全、流动性强的美元计价资产维持储备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美国银行业团体此前曾警告稳定币可能对传统金融服务构成威胁。
背景介绍
稳定币是旨在将其价值与标的资产(如美元)挂钩的加密货币,通过维持储备金来保持稳定。它们在加密经济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为交易和价值储存提供稳定性,并作为进入更广泛加密市场的门户。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美联储)是美国的中央银行,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包括管理利率和维护金融稳定。其政策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具有深远影响。中性利率(r星)是一个理论概念,代表在充分就业和稳定通胀下既不刺激也不抑制经济增长的短期利率水平。 《GENIUS法案》被提及为一项旨在为稳定币提供监管框架的立法,旨在通过建立明确的规则和消费者保护来增强稳定币的合法性和问责制,从而促进其主流采用。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美国银行业团体都曾对稳定币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和对传统金融体系的竞争提出担忧,呼吁加强监管。
深度 AI 洞察
稳定币的崛起对美国主权债务需求和美元霸权有何深层战略意义? - 米兰理事的言论凸显了稳定币作为美元计价资产(特别是美国国债)重要需求驱动力的潜力。这可能被特朗普政府视为一种战略工具,以在全球范围内巩固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特别是在全球去美元化叙事甚嚣尘上之际。 - 通过促进稳定币的合法化和增长,美国可以间接将其货币政策和金融影响力延伸到数字资产领域,即使这些资产的发行方位于其境外,只要它们持有美元储备。 - 这有助于在不直接增加美国国债发行量的情况下,维持对美国国债的稳定外部需求,从而可能降低借贷成本,并为美国财政政策提供更大的灵活性。这对于2025年特朗普政府的财政支出计划可能尤为重要。 美联储因稳定币需求而可能调整利率的潜在影响是什么? - 如果稳定币对中性利率产生显著的下行压力,美联储可能在比预期更长的时间内维持较低的基准利率,或者在经济需要时能够更快地降息。这对股票市场可能是一个利好因素,尤其是有助于支撑科技股和成长股的估值。 - 较低的利率环境可能会刺激信贷增长和投资,但在通胀压力上升时也可能带来挑战。美联储将需要在维持金融稳定和适应这种新兴货币传导机制之间取得平衡。 - 对于债券市场而言,稳定币驱动的持续国债需求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美联储缩表或财政赤字扩大的影响,从而稳定债券收益率。 特朗普政府通过米兰理事推广稳定币合法化,其对传统金融机构和金融稳定性的长期考量是什么? - 尽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美国银行业团体对稳定币表示担忧,但特朗普政府通过其任命的官员对《GENIUS法案》的积极评价,暗示了其在创新与监管之间寻求平衡的意愿,甚至可能是在优先考虑数字美元的全球影响力。 - 长期来看,稳定币的广泛采用可能会迫使传统银行加速其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否则可能会面临客户流失。这种竞争可能会导致金融服务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但也可能给缺乏准备的传统机构带来颠覆性风险。 - 监管框架的建立,特别是要求储备金一对一支持,旨在降低系统性风险。然而,快速增长的3万亿美元市场规模仍可能带来新的挑战,包括对流动性管理和银行挤兑风险的担忧,这需要美联储和财政部持续的警惕和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