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的全球分歧:为何美亚ETF投资者增持,而欧洲投资者抛售

新闻要点
全球黄金ETF持仓量在2025年10月连续第五个月增长55吨,总资产达到3,893吨,接近2020年的历史高点。今年迄今黄金价格已上涨超过50%,曾短暂突破每盎司4,380美元,目前稳定在4,000美元附近。 然而,不同地区投资者行为存在显著分歧:北美投资者在10月增持47吨(约65亿美元),主要通过SPDR Gold Shares (GLD) 和iShares Gold Trust (IAU) 等ETF寻求避险,即使在价格下跌时也持续流入。亚洲投资者(以中国基金为主)增持45吨(约61亿美元),面对中美关系紧张和人民币走弱,将黄金ETF作为流动性对冲工具。相比之下,欧洲投资者则出现37吨(约45亿美元)的月度流出,为有记录以来第二大流出,主要来自英国和德国,这被解释为在金价大幅上涨后的获利了结,以及欧元走强和通胀缓解的影响。
背景介绍
2025年,全球金融市场持续面临复杂性。在唐纳德·J·特朗普总统连任的背景下,美国经济政策和地缘政治格局可能带来不确定性,尤其是在中美关系方面,可能再次出现紧张局势。美国市场内部,收益率下降和股市波动加剧了投资者的避险需求。 黄金作为一种传统的避险资产,在2025年表现异常出色,价格已大幅上涨超过50%,并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ETF。然而,不同地区对黄金的投资态度差异反映了当地经济状况、货币政策和地缘政治风险偏好的不同,这使得黄金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分化。
深度 AI 洞察
当前黄金需求的区域差异性背后的深层驱动因素是什么? - 美国和亚洲投资者购买黄金,主要反映了对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尤其是中美紧张关系)和宏观经济波动的对冲需求。对于美国投资者而言,尽管特朗普政府可能倾向于“美国优先”政策,但全球经济放缓的迹象和股市的潜在回调风险,促使他们将黄金作为投资组合的长期安全锚。 - 亚洲,特别是中国,对黄金的强劲需求与人民币走弱和资本外流压力密切相关。中国投资者寻求将财富保值增值,规避本币贬值风险和地缘政治冲突可能带来的冲击。 - 欧洲投资者抛售黄金,则更多是基于短期获利了结,以及对欧元区经济前景相对乐观的判断。欧元走强和通胀压力缓解,降低了对黄金作为通胀对冲工具的需求。这可能也暗示欧洲央行在货币政策上相对稳健,减少了对货币贬值的担忧。 这种区域分化对全球黄金定价机制和市场流动性有何长期影响? - 长期来看,这种区域分化可能导致黄金定价更加复杂,受到不同地区基本面和情绪的共同影响。例如,亚洲和北美持续的结构性需求可能为金价提供底部支撑,而欧洲的周期性抛售则可能限制其上行空间。 - 黄金的流动性分布也可能发生变化。如果亚洲和北美成为主要的净买家,其市场在发现价格和吸收供应方面的作用将增强。这可能促使更多黄金通过ETF形式流入这些区域的保管库,改变实物黄金的全球流向。 - 此外,这种分化可能促使投资者更精细地分析区域性风险和机会,而不是将黄金视为一个单一的全球性对冲工具。 在特朗普连任背景下,美国-中国关系紧张对黄金的避险吸引力意味着什么? - 特朗普总统的连任巩固了“美国优先”的贸易和外交政策基调,这预示着中美关系将继续紧张,甚至可能进一步升级。这种持续的地缘政治摩擦是推动黄金避险需求的关键因素之一。 - 紧张局势不仅限于贸易,还可能扩展到技术、投资和战略领域,增加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投资者将黄金视为抵御这种不确定性和潜在“黑天鹅”事件的有效工具。 - 对中国而言,美元霸权和美国制裁的风险促使中国加强对黄金等非主权储备资产的配置,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这为黄金提供了结构性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