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黄仁勋称公司未与中国就芯片销售进行谈判

新闻要点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公司目前未与中国企业进行积极谈判,以销售其先进的Blackwell AI芯片,此举驳斥了市场上的猜测。他表示期待中国政策改变,以便英伟达能再次服务中国市场。 尽管美国出口限制禁止向中国销售最先进的处理器,但英伟达仍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凭借其芯片驱动全球大部分大型语言模型和数据中心,引领着全球AI投资浪潮。 黄仁勋的言论凸显了AI硬件领域持续的地缘政治风险。他此前曾强调“中国在AI方面仅落后美国纳秒”,敦促美国“加速前行”以赢得全球开发者,这被解读为呼吁美国加强国内AI支持并微妙地反对收紧出口规定。当前的特朗普政府维持这些限制,近期中美贸易协议也明确不授权向中国销售Blackwell芯片。
背景介绍
英伟达(Nvidia)是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商,其产品在数据中心、AI模型和云基础设施中占据主导地位。该公司在2025年已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超越苹果和微软。 自拜登政府以来,美国对先进半导体技术向中国的出口实施了严格限制,理由是国家安全担忧。特朗普政府在2024年连任后继续维持这些政策,旨在减缓中国在AI和军事技术领域的发展。这些限制措施对英伟达等严重依赖中国市场的美国芯片公司构成了重大挑战。
深度 AI 洞察
黄仁勋的言论是真诚的渴望还是战略性施压? - 黄仁勋公开表示希望中国改变政策,这可能是一种双重策略。一方面,它反映了英伟达确实渴望重回其曾预估价值500亿美元的中国市场,以维持长期增长。 - 另一方面,这也可以被解读为对美国政府的微妙施压。通过公开强调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以及美国限制可能削弱其技术优势,黄仁勋是在利用英伟达在全球AI领域的领导地位,向特朗普政府传递信息,即过度限制可能适得其反,损害美国企业的利益及其全球竞争力。 美国在AI芯片出口限制上的“国家安全”论调背后隐藏着什么经济动机? - 表面上,限制是出于国家安全考量,旨在阻止中国获取可能用于军事或监控的先进AI技术。然而,深层经济动机可能在于维护美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并阻止中国在全球技术价值链中的上移。 - 通过切断中国获取最先进芯片的途径,美国旨在减缓中国本土AI生态系统的发展,并迫使中国投入巨资发展替代技术,从而增加其技术追赶的成本和时间。这为美国企业争取了宝贵的领先时间,巩固其市场份额。 中国在面对持续的芯片限制时,可能采取哪些反制或应对策略,对英伟达和全球半导体行业有何影响? - 加大本土替代研发投入: 中国将继续大力投资本土半导体产业,加速开发国产AI芯片和相关供应链。这将长期内对英伟达的市场份额构成威胁,并可能导致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分裂。 - 发展差异化AI应用: 中国可能利用现有技术和本土创新,发展出与西方市场有所区隔的AI应用和服务,形成独特的生态系统,从而降低对高端进口芯片的依赖。 - 寻求国际合作: 中国可能寻求与对美国限制持不同立场的国家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以获取先进技术或替代供应链。这可能导致全球技术联盟的重塑,对英伟达的供应链和销售策略构成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