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Figma发布强劲预测,AI吸引更多客户

North America
来源: CNBC发布时间: 2025/11/06 18:32:22 (北京时间)
Figma
生成式AI
设计软件
SaaS
企业软件
Dylan Field, co-founder and CEO of Figma, center, appears on the floor of the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in New York on July 31, 2025. Figma Inc. shares surged as much as 229% after the design software maker and some of its shareholders raised $1.2 billion in an IPO, with the trading valuing the company far above the $20 billion mark it would have reached in a now-scrapped merger with Adobe Inc.

新闻要点

设计软件公司Figma公布了超出预期的第三季度收入和第四季度营收指引,推动其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上涨。该公司第三季度营收达2.742亿美元,高于预期的2.652亿美元,同比增长38%。调整后的运营利润率为12%,远超市场共识的6.5%。然而,其净亏损扩大至11亿美元,主要是由于股票薪酬支出的显著增加。 Figma Make(一款利用生成式AI模型开发应用设计的产品)的采用是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该公司首席执行官Dylan Field表示,年化营收超过10万美元的客户中,约有30%每周使用Figma Make,这显著推动了第三季度新客户的增长。此外,年化支出超过1万美元客户的净留存率为131%,大型客户群(年化支出超10万美元)增长了13%。 Figma预计第四季度营收在2.92亿至2.94亿美元之间,高于LSEG共识的2.83亿美元,这意味着35%的增长。该公司于2025年7月通过IPO筹集了12亿美元,发行价为每股33美元,目前股价已上涨33%。Figma在10月30日收购了AI初创公司Weavy,以增强其生成式AI功能,并计划大力投资AI,以牺牲短期利润来构建长期平台。

背景介绍

Figma是一家领先的基于网络的界面设计和原型制作工具提供商。2022年,Adobe曾提出以200亿美元收购Figma,但由于监管机构的强烈反对,该交易于2023年底被取消。这一事件凸显了Figma的市场价值和其在设计软件领域的竞争地位。 在与Adobe的合并失败后,Figma于2025年7月成功进行了首次公开募股(IPO),筹集了12亿美元,其估值远超此前的200亿美元。此次IPO及其后股价表现证实了投资者对其独立增长潜力的信心,尤其是在其积极整合生成式人工智能(AI)技术以增强产品能力和吸引新客户的背景下。当前,生成式AI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快速应用,正在重塑软件开发和设计工具市场,Figma的AI驱动战略正是在这一大趋势下展开。

深度 AI 洞察

Figma的AI整合战略能否持续抵消高昂的股票薪酬成本? Figma的财报显示,尽管营收和利润率表现强劲,但净亏损因股票薪酬支出大幅增加而膨胀。这表明公司正在通过股权激励吸引和留住AI领域顶尖人才,这在AI竞争激烈的2025年是常见策略。然而,这种策略的可持续性取决于AI驱动的收入增长能否在未来有效覆盖这些成本。 - 如果Figma Make等AI产品能持续带来高增长的订阅收入和更高的客户留存率,那么高额的股权激励可能被视为对未来增长的合理投资。 - 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未来几个季度的营收增长率、客户获取成本(CAC)以及LTV/CAC比率,以评估AI战略对盈利能力的长期影响,而不仅仅是短期营收增长。 - 鉴于公司CEO明确表示将“牺牲短期利润来构建长期平台”,这预示着短期内盈利压力将持续存在,但市场对AI的狂热可能暂时容忍这种“增长优先”的策略。 Figma在AI设计工具领域的竞争优势是否可持续,尤其是在大型科技公司和新进入者也大力投资AI的背景下? Figma Make的成功和对Weavy的收购表明Figma在AI设计工具领域的先发优势和积极布局。然而,该领域竞争激烈,Adobe等老牌巨头和众多初创公司都在加大AI投入。Figma的“不收费”或“不收取AI消费附加费”策略,短期内有助于扩大市场份额和用户基础,但长期盈利模式和竞争壁垒仍需观察。 - Figma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强大的协作性平台和庞大的用户社区。AI的整合是锦上添花,而非从零开始建立。 - 免费或低价AI服务策略可能是一种“飞轮效应”的初始阶段,旨在通过高用户粘性最终实现增值服务或高级功能收费。 - 持续创新和快速迭代是关键。如果Figma不能保持在AI功能上的领先,或未能将AI价值转化为明确的营收来源,其现有优势可能很快被效仿。 在当前特朗普政府的监管环境下,科技公司通过并购增强AI能力的策略面临哪些潜在风险? 虽然文章未直接提及监管,但Figma此前与Adobe的合并因监管阻力而告吹,这为科技行业的并购活动敲响了警钟。在2025年,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和反垄断立场可能对大型科技并购保持警惕,尤其是在关键技术领域如AI。 - 尽管Figma收购Weavy的规模相对较小,但如果Figma未来寻求更大规模的AI相关并购,或其AI技术被视为具有战略国家意义,监管审查可能会变得更加严格。 - 投资者应警惕任何可能导致市场集中或扼杀竞争的并购行为,因为这可能引发反垄断调查,进而影响公司发展战略和估值。 - 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政策制定者仍在努力理解并制定相应的监管框架。这种不确定性本身就是一种风险,可能影响科技公司通过并购加速创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