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inbase首席法务官:银行团体反对信托牌照申请是搞“保护主义”

新闻要点
包括美国独立社区银行家协会(ICBA)和银行政策研究所(BPI)在内的主要银行团体正积极游说美国货币监理署(OCC),以阻止Coinbase获得国家信托银行牌照的申请。Coinbase首席法务官Paul Grewal批评此举是“保护主义”,认为银行宁愿加密货币不受监管,也不愿面对竞争。 银行团体对Coinbase的申请提出“系统性和法律担忧”,认为其商业计划“过于模糊”,且存在“有缺陷的风险控制职能”和“非独立的治理结构”。他们还质疑OCC的授权范围,以及Coinbase的信托是否能管理稳定币,这可能规避《GENIUS法案》的规定。Coinbase的申请旨在扩展其Prime Vault和Prime Custody业务,整合托管、质押、融资和交易。分析师Ruchir Gupta指出,这场争端是“两类金融世界的碰撞”,银行真正恐惧的是竞争和加密货币在联邦银行法下的常态化。
背景介绍
Coinbase作为美国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之一,一直在寻求将其业务整合到受监管的金融体系中。其申请国家信托银行牌照是迈向这一目标的关键一步,旨在扩展其机构服务,如Prime Vault和Prime Custody,这些服务将托管与质押、融资和交易等功能相结合。 美国的银行团体,包括代表大型和小型银行的机构,长期以来一直对加密货币行业持谨慎态度,并对其融入传统金融体系可能带来的风险表示担忧。此次针对Coinbase申请的反对,体现了传统金融机构与新兴加密货币公司之间在监管框架和市场竞争方面的持续冲突。其他加密公司如Circle、Ripple和Paxos也正在寻求类似的联邦牌照,这表明加密行业正普遍寻求更强的监管合法性。
深度 AI 洞察
银行团体真正的战略意图是什么? 银行团体的反对并非仅仅出于对风险的担忧,而更多是深层次的竞争战略和对现有特权的维护。 - 首先,通过强调加密货币的“不规范”和“风险”,银行试图延缓或阻碍加密机构获得合法监管地位,从而避免直接竞争。一旦Coinbase获得牌照,将为其他加密公司树立先例,加速加密资产在传统金融体系中的合法化。 - 其次,银行希望维持其在金融服务领域的传统主导地位,特别是在托管、支付和资产管理等高利润业务上。加密信托牌照的批准将赋予加密公司开展这些业务的权利,直接侵蚀银行的市场份额。 - 最后,此次反对也是一场“定义权之争”。银行希望监管机构(如OCC)能够以更符合传统银行利益的方式来定义和监管加密资产,从而将加密创新纳入现有框架的严格限制之下,而非允许其独立发展。 OCC在特朗普政府下的监管立场将如何演变? 在特朗普总统(连任至2025年)的第二任期内,监管机构如OCC可能会面临平衡创新与传统利益的压力,但整体趋势可能偏向于支持美国在金融科技领域的领导地位。 - 鉴于特朗普政府此前对创新和放松管制的倾向,OCC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加密创新持开放态度,以促进美国在全球数字资产领域的竞争力。然而,传统银行的强大游说力量不容忽视,OCC将需要在两者之间寻求微妙的平衡。 - 此次事件也将成为OCC对其自身授权范围和如何解释《GENIUS法案》等现有法律的一次关键考验。其裁决不仅影响Coinbase,也将对整个加密行业进入联邦监管体系的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 最终决定将反映出行政当局对数字资产在国家金融基础设施中定位的战略愿景,即是将其视为竞争对手,还是视为可以纳入并利用的新兴资产类别。 此事件对加密货币市场的长期结构影响是什么? Coinbase争取国家信托牌照的努力及其所面临的阻力,预示着加密货币市场将经历一场深刻的结构性转变。 - 若Coinbase成功,将加速加密与传统金融的融合,为机构投资者进入加密市场提供更安全、更受监管的渠道,从而可能吸引大量新资本流入,并提升加密资产的整体可信度。 - 此次争端将迫使监管机构加快制定更清晰、更全面的加密货币监管框架。目前碎片化的监管环境是阻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统一的联邦牌照体系将为行业带来确定性。 - 长期来看,这将导致加密市场内部出现更明确的分层:一部分高度受监管、与传统金融深度融合的机构,以及一部分可能继续在较少监管下运作的去中心化或边缘化实体。这种二元结构将重塑竞争格局和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