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微软下一代云投资逾600亿美元,旨在确保AI算力

北美
来源: 彭博社发布时间: 2025/11/05 23:14:19 (北京时间)
微软
AI算力
下一代云
英伟达
云计算基础设施
微软下一代云投资逾600亿美元,旨在确保AI算力

新闻要点

美国软件巨头微软已承诺向下一代云(Neocloud)提供商投资超过600亿美元(约合9.21万亿日元),这凸显了确保人工智能(AI)所需算力的紧迫性。其中最大的一笔交易是与英国初创公司Nscale签订的约230亿美元合同,这将使微软能够在英国、挪威、葡萄牙和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设施中使用大约20万个英伟达最新的GB300芯片。 微软与其他软件巨头一样,正努力建设数据中心以满足内部AI工具开发和客户需求,因此越来越依赖CoreWeave和Nebius Group等小型基础设施提供商。自10月初以来,微软对这些“下一代云”公司的支出几乎翻了一番。近期,微软还与澳大利亚的IREN签订了约97亿美元的AI云容量采购协议,并宣布与Lambda达成一项数十亿美元的合同。消息人士指出,微软的许多下一代云协议都是五年期合同。 微软发言人表示,公司的全球基础设施战略以客户的短期和长期需求信号为基础,强调灵活性和选择性,通过结合自有数据中心、租赁设施和第三方提供商来快速响应全球需求。彭博情报分析师Anurag Rana指出,微软签订的这一系列下一代云合同证实了在AI需求激增下,整个行业正面临严重的算力短缺。

背景介绍

由于人工智能(AI)技术,特别是大型语言模型(LLMs)的快速发展和采用,全球对AI算力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这导致科技巨头之间对先进图形处理器(GPU)和数据中心容量的竞争异常激烈。微软作为Azure平台领先的云提供商,是AI竞赛中的关键参与者,正大力投资于AI研究并将其AI能力整合到其产品套件中。 英伟达的先进GPU,如文中提及的GB300,是AI训练和推理的关键组件,因此获取和部署这些芯片对微软等公司而言具有战略意义。通过同时建设自有基础设施并与专业提供商合作,微软寻求快速扩展其算力,以应对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深度 AI 洞察

微软为何转向“下一代云”而非完全依赖自有数据中心? - 快速扩展需求:AI算力需求增长速度远超传统数据中心建设周期,通过与专业“下一代云”提供商合作,微软能够更快地部署和访问最新的AI硬件,绕过自建的资本支出、土地获取和施工瓶颈。 - 优化资源配置:专业提供商通常能更高效地管理和运行特定于AI工作负载的硬件(如NVIDIA GB300芯片),提供更灵活的按需服务模式。这使得微软能将更多资源集中于核心AI软件开发和客户关系管理,而非基础设施运营。 - 降低风险:通过分散供应商,微软可以降低对单一基础设施供应模式的依赖,应对供应链中断或技术升级迭代带来的风险。 这项投资对AI基础设施市场竞争格局有何影响? - 验证“下一代云”模式:微软的巨额投资验证了“下一代云”作为AI基础设施关键补充的商业模式,可能会吸引更多资本和新玩家进入这一领域,进一步细分市场。 - 加剧芯片需求竞争:230亿美元收购20万颗GB300芯片的合同,凸显了对英伟达高端AI芯片的极端依赖和激烈争夺。这可能进一步推高芯片价格,并促使英伟达加大产能,或加速其他厂商的替代芯片研发。 - 巩固巨头优势:虽然依赖第三方,但微软通过此类大规模采购,能够快速锁定稀缺算力,巩固其在云AI领域的领导地位,对规模较小的竞争对手构成更大压力,后者可能难以获得同等规模的资源。 长期来看,这种外包AI算力模式对微软的盈利能力和战略控制力是利是弊? - 短期收益与长期成本:短期内,外包能帮助微软迅速满足AI需求,推动其Azure AI服务增长,带来收入。但长期来看,对第三方提供商的依赖可能意味着更高的运营成本(租赁而非拥有),并可能侵蚀其毛利率。 - 战略控制与灵活性:虽然外包提供了灵活性,但对关键AI基础设施的过度依赖可能削弱微软对底层硬件配置、安全标准和未来技术路线图的完全控制。这需要在成本效益和战略自主权之间进行微妙的平衡。然而,通过长期合同和股权投资,微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