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在北京、中宣部、金融系统、辽宁、安徽、湖北、陕西宣讲

大中华区
来源: 光明网发布时间: 2025/11/05 23:45:26 (北京时间)
二十届四中全会
十五五规划
金融强国
高质量发展
政策宣讲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在北京、中宣部、金融系统、辽宁、安徽、湖北、陕西宣讲

新闻要点

2025年11月4日,中央宣讲团在北京、中央宣传部、金融系统、辽宁、安徽、湖北、陕西等地举行了关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宣讲报告会。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尹力,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等中央宣讲团成员分别在各自负责的区域或系统进行宣讲。 宣讲内容紧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会《建议》,阐明了全会的重大意义,重点解读了“十五五”(2026-2030年)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中央金融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王江在金融系统宣讲时,特别强调了“十五五”时期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关键时期,并要求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 其他宣讲团成员也结合各自领域(如科技、卫生健康、交通运输)的实际,对全会精神进行了深入阐释,并强调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要求各地各部门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贡献。

背景介绍

此次中央宣讲团的宣讲活动,是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四中全会”)闭幕后不久展开的。四中全会通常聚焦于党和国家治理体系及能力现代化,并为下一个五年规划(即“十五五”规划,2026-2030年)的制定提供指导和方向。 “十五五”规划将是中国在实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进程中的关键阶段,承接“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在此背景下,全会精神的宣讲旨在统一全党全国思想,确保中央决策部署的有效落实,特别是强调高质量发展和金融强国建设等战略目标。同时,“两个确立”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核心概念,强调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深度 AI 洞察

问:此次中央宣讲团高规格、大规模的宣讲活动,除了政策传达,其更深层的战略意图是什么? 答: - 巩固统一思想:在重大政策节点后,通过多层级、全方位的宣讲,旨在迅速统一全党全国的思想认识,确保中央决策的权威性和执行力,避免地方和系统在理解和执行上出现偏差。 - 强化战略自信:强调“十五五”规划的重要地位和“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对外展现中国政治稳定性和发展方向的确定性,对内提振发展信心,尤其是在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 - 细化任务部署:通过各领域负责人(如金融、科技、卫健)的解读,将宏观战略与具体行业、区域发展相结合,明确各系统和地区在未来五年内的具体任务和责任,为后续政策制定和资源分配打下基础。 问:金融系统被单独列出进行高规格宣讲,这对于中国金融体系未来的发展和对外开放有何特殊信号? 答: - 优先战略地位:将金融系统单独强调,表明金融在“十五五”规划中被赋予了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支撑,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金融强国”目标的核心引擎。 - 风险防控与监管强化:宣讲中强调“防风险、强监管”,预示着未来五年金融领域将持续高压监管,尤其可能针对系统性风险、地方债务风险、房地产金融风险以及影子银行等领域进行更严格的管控。这可能意味着金融机构的合规成本上升,并对市场流动性带来一定影响。 - 建设金融强国:这一目标不仅指国内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也包含提升国际影响力。未来中国可能在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市场开放、数字货币发展以及全球金融治理参与度方面有更积极的动作,但开放将是“有管理、有风险控制”的开放,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核心。 问:在当前全球地缘政治紧张、美国特朗普政府可能持续对华施压的背景下,此次全会精神对中国经济的韧性和独立性建设有何重要启示? 答: - 注重内生增长与自主可控:全会精神强调“高质量发展”和各领域“自力更生”,特别是在科技、金融等关键领域,意味着中国将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减少对外部依赖,以应对外部冲击。 - 战略定力与长期主义: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时期,中国通过五年规划和中央宣讲的方式,展现出强大的战略定力和长期发展决心。这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引导资源投向符合国家长期战略的方向,例如高端制造、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等。 - 优化营商环境与吸引外资的新平衡:尽管强调自主可控,但高质量发展也离不开开放合作。中国可能在特定领域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符合其发展战略的高质量外资,同时对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领域保持警惕,形成一种“选择性开放”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