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特斯拉中国产电动汽车销量10月份下降近10%,全球疲软加剧

全球
来源: Invezz发布时间: 2025/11/04 22:28:21 (北京时间)
特斯拉
电动汽车
中国电动汽车市场
股东行动主义
比亚迪
Ai generated image of Tesla cars at showroom

新闻要点

特斯拉中国产电动汽车10月份销量同比下降9.9%,至61,497辆,逆转了9月份2.8%的增长。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Model 3和Model Y车型(含出口)销量环比下降32.3%。 全球范围内,特斯拉的销售势头正在减弱,尤其在欧洲市场停滞不前,而美国市场在税收抵免到期后也面临不确定性。为刺激需求,特斯拉推出了电池续航里程和部分功能有所缩减的低成本版Model 3和Model Y,但尚未在中国市场推出。 竞争对手比亚迪上月全球销量下降12%,显示出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及利润率收窄。特斯拉在欧洲的销量也面临挑战,截至9月同比下降28.5%,被包括比亚迪、小鹏、极氪和MG在内的中国品牌超越。 此外,全球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宣布将投票反对马斯克1万亿美元的薪酬方案,理由是规模过大、可能稀释股东权益以及马斯克对公司的影响力过大。此举发生在特斯拉年度股东大会投票前夕。

背景介绍

特斯拉作为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导者,近年来一直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其股价表现与交付量、利润率及技术创新紧密相关。中国市场是特斯拉最大的海外市场,其上海超级工厂不仅满足中国内需,也承担着向欧洲及其他地区出口的重任。 然而,随着全球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在中国,比亚迪等本土品牌凭借成本优势和快速迭代的产品线,对特斯拉构成了严峻挑战。同时,欧洲市场的传统汽车制造商也在加速电动化转型,并有更多中国品牌进入,进一步挤压了特斯拉的市场份额。

深度 AI 洞察

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疲软以及竞争加剧对特斯拉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有何深远影响? 特斯拉的全球销量下滑,特别是中国和欧洲市场的疲软,预示着其面临的不仅仅是周期性需求放缓,更是市场结构性变化的挑战。这可能导致: - 利润率持续承压:为刺激需求而推出的低成本车型,尽管旨在扩大市场,但其“减配”特性可能影响品牌形象,且大概率会进一步拉低整体平均销售价格和利润率,尤其是在面对比亚迪等成本优势明显的竞争对手时。 - 市场份额侵蚀加速:中国品牌在本土市场以及欧洲市场的崛起,表明特斯拉正失去其在早期电动汽车市场上的先发优势。其“老旧”的产品线和有限的产品范围,使其在日益细分和多元化的市场中难以满足所有消费者需求。 - 增长叙事动摇:过去特斯拉的高估值很大程度上基于其超高速增长的预期。当前全球销量放缓和市场份额受侵蚀,可能迫使投资者重新评估其长期增长潜力,从而影响其股价。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反对马斯克薪酬方案的立场,对特斯拉的未来公司治理和投资者信心意味着什么? 全球最大主权财富基金的公开反对,不仅仅是一票之差,更传递出强烈的信号,可能引发更广泛的投资者关注和效仿,这可能导致: - 对公司治理的质疑加剧:此次反对凸显了部分机构投资者对马斯克在公司中“过大影响力”的担忧。若薪酬方案最终通过,可能加剧投资者对董事会独立性和治理结构的质疑,从而影响长期投资者信心。 - 潜在的股东行动主义:该事件可能鼓励其他机构投资者或积极型基金采取更强硬立场,要求特斯拉在薪酬、战略执行和资本分配方面更加透明和负责。 - 对马斯克未来重心分配的影响:1万亿美元的潜在薪酬,其条件是特斯拉估值达到8.5万亿美元,这本身就是极高的门槛。市场可能会关注马斯克在面对挑战时,是否能将精力充分集中于特斯拉,而非其多项其他商业利益,尤其是在薪酬方案引发争议的背景下。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消费者需求变化,特斯拉应如何调整其全球战略? 为了应对当前挑战,特斯拉需要进行战略调整: - 加速产品创新和本土化:在保持技术领先性的同时,需要推出更多针对不同市场需求的新车型,并加快新车型在中国的本土化生产和上市速度。低成本车型不应以牺牲过多消费者看重的功能为代价。 - 优化区域市场策略:针对中国和欧洲市场的具体竞争格局和消费者偏好,制定更精细的营销和定价策略,并考虑建立更强大的本地研发和客户服务体系。 - 多元化收入来源:除了汽车销售,需要进一步加强其在能源存储、自动驾驶软件订阅等高利润业务的拓展,以降低对单一汽车销售的依赖,并提升整体盈利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