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巴西、香港通过Chainlink测试跨境区块链贸易系统

全球
来源: Cointelegraph发布时间: 2025/11/04 16:28:00 (北京时间)
区块链
跨境支付
央行数字货币
贸易融资
Chainlink
巴西Drex
香港Ensemble
巴西、香港通过Chainlink测试跨境区块链贸易系统

新闻要点

巴西数字银行Banco Inter与Chainlink、巴西中央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成功完成了基于区块链的国际贸易融资试点。该试点是巴西央行数字货币(CBDC)项目Drex第二阶段的一部分,模拟了巴西Drex网络与香港Ensemble平台(香港金管局Project Ensemble项目下的区块链系统)之间的出口交易结算。 Chainlink为两个网络的互操作性提供了基础设施。Banco Inter表示,该平台通过支持代币化支付和智能合约自动化产权转让,降低了成本,减少了风险,并为中小企业开辟了国际市场机会。渣打银行也参与了此次试点。 巴西中央银行在过去一年中加快了数字货币Drex的试点,旨在开发一种结合可编程性、隐私性和去中心化的合成数字雷亚尔。巴西央行行长Gabriel Galípolo指出,Drex是一个旨在扩大信贷获取和现代化巴西金融体系的基础设施项目,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央行数字货币。

背景介绍

国际贸易融资是一个复杂领域,涉及信贷和支付安排,使进出口商能够进行国际业务。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技术(DLT)被视为简化和自动化这些流程的潜在解决方案,通过同步货物、支付和产权转让来提高效率并降低风险。 巴西的Drex项目是其央行数字货币(CBDC)计划的一部分,旨在现代化该国的金融基础设施并扩展信贷渠道。而香港金管局的Project Ensemble同样致力于探索DLT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在批发层面。Chainlink则是一家领先的去中心化预言机网络,为区块链提供智能合约所需的安全、可靠的链下数据和计算。

深度 AI 洞察

这项跨境试点背后的真正战略动机是什么,超越了效率提升的表面说辞? - 表面上,该试点旨在提高贸易融资效率、降低成本和风险。但深层动机可能在于各国央行和金融机构对下一代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的战略布局。 - 巴西和香港作为新兴市场和国际金融中心,通过此类合作,不仅能测试技术可行性,更能在全球数字金融规则制定中占据先发优势。 - 这也是对美元主导的传统SWIFT体系的一种潜在长期对冲,为未来更加多元化和去中心化的跨境结算网络奠定基础。 考虑到特朗普政府继续奉行“美国优先”政策,此类分布式账本驱动的跨境贸易结算系统对全球金融格局意味着什么? - 尽管特朗普政府强调国家主权和经济保护主义,但DLT驱动的系统本质上是去中心化和互操作的,这可能与美国当前的战略方向形成微妙的张力。 - 这类系统若成功推广,将可能削弱单一国家(如美国)通过传统金融基础设施施加影响力的能力,促进更多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直接金融连接。 -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未来全球支付和贸易结算的摩擦成本可能降低,但同时也可能带来新的监管挑战和地缘政治风险,因为各国将争夺对这些新兴基础设施的控制权或影响力。 Drex被描述为“基础设施项目”而非传统CBDC,这在投资上揭示了什么? - 巴西央行将Drex定义为“基础设施项目”,强调其旨在扩大信贷获取和现代化金融系统,这表明其关注点超越了简单的货币数字化。 - 这暗示着Drex可能是一个更广泛的平台,能够承载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巴西金融科技生态系统提供新的增长动力。对于投资者来说,这预示着巴西的数字资产和金融科技领域可能迎来更深层次的结构性变革和投资机会。 - 这种定位也可能规避了传统CBDC在隐私和政府控制方面的争议,使其更容易被市场接受,从而加速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落地。关注Drex生态系统内与银行、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的新兴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