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iFin LogoSentiFin

亚马逊380亿美元的OpenAI交易证明英伟达的垄断正在瓦解

北美
来源: 本辛加网站发布时间: 2025/11/04 04:40:02 (北京时间)
亚马逊
英伟达
OpenAI
Anthropic
AI芯片
云计算
定制芯片
亚马逊380亿美元的OpenAI交易证明英伟达的垄断正在瓦解

新闻要点

文章指出,亚马逊(Amazon)与OpenAI达成的380亿美元交易,被华尔街解读为亚马逊网络服务(AWS)在AI基础设施竞争中实力的证明,并推动亚马逊和英伟达(NVIDIA)股价上涨。然而,作者强调,被忽视的关键细节是亚马逊此前披露其投资的Anthropic公司正在使用亚马逊定制的Trainium2芯片,预计到年底将扩展至100万颗芯片。 亚马逊正在执行双重战略:一方面通过AWS销售英伟达GPU给OpenAI,赚取基础设施收入;另一方面,通过Anthropic部署其定制Trainium2芯片,旨在完全取代英伟达,并获取芯片利润。AWS声称Trainium2在训练工作负载方面具有30-40%的性价比优势。文章还指出,英伟达的CUDA垄断正在被Triton编译器和PyTorch等框架打破,而微软和亚马逊等主要客户也正在开发内部芯片,这预示着系统性替代的开始。 OpenAI通过与微软、甲骨文、谷歌、AWS和CoreWeave等五家云服务商签订总计超过6600亿美元的协议,旨在摆脱单一供应商的定价权束缚,特别是英伟达。文章还提出循环经济的担忧,即亚马逊投资Anthropic,Anthropic使用AWS服务,形成循环需求,这可能夸大AWS的有机增长。尽管存在这些担忧,亚马逊凭借其立即营收、硬件选择多样性、客户多元化和基础设施执行力,在AI基础设施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背景介绍

AI基础设施市场正经历爆炸式增长,对高性能计算芯片的需求激增。英伟达(NVIDIA)凭借其GPU和CUDA软件生态系统,长期占据AI芯片市场的主导地位,形成了强大的垄断。 然而,这种垄断正受到挑战,主要云服务提供商(如亚马逊AWS、谷歌和微软Azure)正在大力投资开发自己的定制AI芯片,以降低成本、优化性能并减少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OpenAI等领先的AI模型开发商也面临巨大的计算成本压力,寻求多元化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以避免供应商锁定。

深度 AI 洞察

亚马逊的双重战略如何重塑AI基础设施市场的权力平衡? 亚马逊的策略并非简单的“两面下注”,而是一种深谋远虑的对冲和颠覆策略,旨在重塑AI基础设施的经济格局。 - 亚马逊通过AWS向OpenAI出售英伟达GPU,确保了短期基础设施收入,并维系与行业领导者的关系,这是一种“现状”策略。 - 同时,亚马逊通过投资Anthropic并为其提供定制Trainium2芯片,积极培育一个能够直接挑战英伟达垄断的替代生态系统。如果Trainium2成功,亚马逊将不仅赚取基础设施收入,还能获得芯片利润,从而彻底改变成本结构和定价权。 - 这种策略使得亚马逊无论英伟达的GPU生态系统继续主导,还是定制芯片方案崛起,都能成为关键的赢家,类似于“AI基础设施的瑞士”。 “循环经济”的担忧对AI基础设施的真实需求和估值意味着什么? 文章提出的“循环经济”担忧,即投资客户再购买自身服务的模式,是理解AI基础设施市场真实健康状况的关键。 - 这表明一部分表面上的需求和增长可能并非完全来自独立的市场扩张,而是由战略投资所驱动,从而可能夸大行业的有机增长速度和规模。 - 如果这种循环融资的比例显著,一旦AI生产力未能达到预期或行业泡沫破裂,这些由投资支撑的需求将迅速萎缩,导致基础设施利用率下降,并可能引发大规模资产减记。 - 投资者需要更细致地分析AWS等云服务提供商的增长构成,区分“有机增长”与“生态系统驱动增长”,以更准确地评估其估值的可持续性。 英伟达的“垄断”瓦解对其长期估值和市场地位有何影响? 英伟达面临的挑战并非其市场份额会立即归零,而是其“不可替代的垄断者”地位正在向“领先的半导体公司”转变,这将对其估值产生长期压力。 - CUDA的护城河正在被新兴的编译器和云服务商的定制芯片努力所侵蚀,使得客户的切换成本降低。 - 当微软和亚马逊这类最大的客户开始内部开发替代方案时,英伟达的营收结构将面临结构性调整,其高昂的毛利率将受到挑战。 - 市场对英伟达的50倍市盈率是基于其垄断地位和高增长预期。一旦“垄断”的叙事被“竞争激烈的领先者”所取代,其估值倍数将不可避免地压缩至25-30倍,意味着股价可能面临显著回调,即使其业务依然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