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成为市场首只5万亿美元股票。以下是你仍应买入它的理由。

新闻要点
英伟达在今年早些时候令投资者担忧后,已成为市场首家市值达到5万亿美元的公司,股价今年迄今上涨55%。文章指出,尽管估值高昂,英伟达的增长潜力依然巨大,是投资者继续买入的理由。 该公司正在推出新产品并与合作伙伴达成交易。例如,英伟达宣布与优步合作,为优步的自动驾驶车队提供DRIVE AV平台和DRIVE AGX Hyperion 10架构,预计到2027年车队规模将达到10万辆。此外,英伟达还与Palantir Technologies达成协议,共同构建集成AI解决方案,旨在优化Palantir的数据分析平台。 英伟达还推出了Omniverse DSX,一个用于设计和运营“千兆瓦级AI工厂”的开放蓝图,旨在整合AI解决方案的各个步骤。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GTC大会上透露,公司已发货600万颗Blackwell芯片,未来五个季度还有1400万颗订单,其中大部分在美国生产。尽管面临高期望,英伟达在2026财年第二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56%,营业利润率达到61%,且特朗普政府已放宽对华出口限制,但其第三季度营收指引未计入潜在的对华销售。
背景介绍
英伟达在2025年持续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强势表现,从7月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市值后,本周再次达到5万亿美元的市场里程碑,巩固了其作为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地位。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对AI处理能力的巨大需求及其在数据中心、自动驾驶和生成式AI技术方面的创新。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在2025年早些时候对英伟达对华出口H20芯片的限制,在随后的几个月内有所放松。尽管这一政策调整对英伟达的财报影响尚未完全体现,但它为公司在关键的中国市场恢复增长提供了可能性,并反映出中美在高科技领域的复杂动态。
深度 AI 洞察
英伟达激进的合作与产品推出战略背后的深层战略动机是什么? 英伟达的战略超越了单纯的营收增长,旨在构建一个难以逾越的AI生态系统护城河,从而确保其长期主导地位: - 生态系统锁定: 通过与优步、Palantir等行业领导者合作,英伟达不仅销售芯片,更将自身技术深度整合到客户的核心运营中,形成高度粘性,使其客户难以转向竞争对手。 - 标准制定者: 推出Omniverse DSX等集成解决方案,旨在定义“AI工厂”的构建和运营标准,提前占据平台主导地位,将自己定位为AI基础设施的操作系统。 - 数据飞轮效应: 庞大的合作网络和产品部署将产生海量训练数据,反哺其AI模型和芯片设计,形成正向循环,持续提升其技术优越性。 特朗普政府放宽出口限制对英伟达在大中华区的竞争格局和营收轨迹有何影响? 政策的调整不仅是商业机遇,更涉及地缘政治的微妙平衡: - 市场份额回补: 随着H20芯片销售限制的解除,英伟达有机会收复此前因政策受阻而在中国市场失去的部分份额,尤其是在高端AI芯片领域。 - 缓解本土竞争压力: 政策真空期刺激了中国本土AI芯片厂商的发展。英伟达的回归将重新加剧竞争,但其技术优势仍能使其在短期内保持领先,并可能迫使本土企业加速创新或寻求差异化。 - 地缘政治筹码: 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调整可能并非完全出于经济考量,也可能是对华施压或谈判中的一种策略性信号,暗示美国在特定高科技领域仍保留一定的灵活性。 考虑到英伟达目前5万亿美元的估值和高市盈率,投资者面临的固有风险是什么?其长期增长的可持续性如何? 高估值意味着高预期,任何不及预期的表现都可能导致剧烈调整: - 竞争加剧: 谷歌、亚马逊、微软等大型云服务商正在开发自己的AI芯片,同时AMD、英特尔等传统竞争对手也在加大投入,这可能侵蚀英伟达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率。 - 技术迭代风险: AI技术发展迅速,新的计算范式或架构可能出现,如果英伟达未能持续领先创新,其现有优势可能被迅速颠覆。 - 估值泡沫风险: 市场对AI的狂热可能导致估值脱离基本面。如果AI的实际商业化进程或盈利能力未能如预期般快速兑现,市场情绪可能逆转,导致股价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