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分析师称,量子计算股票IonQ、Rigetti Computing和D-Wave Quantum可能暴跌高达58%

新闻要点
尽管量子计算股票IonQ、Rigetti Computing和D-Wave Quantum在过去一年中涨幅惊人(最高达3060%),反映出投资者对其长期潜力的热烈追捧,但部分华尔街分析师对其估值表示担忧。 分析师们预测这些股票可能下跌高达58%,理由包括该技术仍处于早期阶段,商业应用和投资回报率有限,以及与互联网泡沫时期相比,当前市销率(P/S)极高(IonQ为263,Rigetti为1361,D-Wave为414),远超历史不可持续的30-40倍区间。 文章强调,尽管亚马逊和微软等公司已通过云服务提供量子计算访问,且行业机构预测未来经济价值巨大,但技术成熟度不足和过高估值表明,该行业可能正在形成一个最终会破裂的泡沫。
背景介绍
量子计算是一种利用量子力学理论解决传统计算机难以处理的复杂问题的技术。它能够进行大量并行计算并以超高速运行,在药物开发(分子相互作用模拟)和加速人工智能算法学习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亚马逊(AWS)和微软(Azure)等领先的云服务提供商已经在其平台上提供订阅式量子云计算服务,允许用户访问IonQ和Rigetti等公司的量子计算机,这标志着该技术已进入早期商业应用阶段。行业预测机构如波士顿咨询集团和The Quantum Insider估计,到2035-2040年,量子计算将创造4500亿至1万亿美元的全球经济价值。
深度 AI 洞察
当前量子计算股票的估值泡沫,与2000年初的互联网泡沫有何本质区别,或者说有何相似的结构性弱点? - 本质上,两者都源于对颠覆性技术未来潜力的过度乐观预期,而忽视了技术成熟和大规模商业化所需的漫长周期。 - 相似之处在于,估值与实际收入或盈利能力严重脱节。量子计算股票当前的市销率高达数百甚至上千倍,远超互联网泡沫时期30-40倍的不可持续水平,这表明市场定价完全基于遥远的“饼图”而非实际业务。 - 更深层次的弱点在于,尽管互联网泡沫破裂后技术迅速迭代并最终落地,但量子计算的底层物理和工程挑战更为艰巨,商业化路径的不确定性更大,这意味着“渡过寒冬”的时间可能更长,且并非所有公司都能成功。 考虑到特朗普政府当前的科技政策重点,以及中美在关键技术领域的竞争态势,量子计算领域的任何潜在调整会对国家战略性投资产生何种影响? - 在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和强调技术主导权的背景下,量子计算被视为国家安全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前沿。 - 任何市场调整,尤其是由估值泡沫破裂引起的,可能不会削弱政府对基础研究和战略投资的决心,反而可能促使政府通过科研补贴、国防采购或国家实验室项目,加大对“真”技术的支持力度,从而引导资金流向更有前景的硬科技公司,而非纯粹的资本市场炒作。 - 这也可能加速国内整合,淘汰那些缺乏实质性技术基础的“纯概念”公司,集中资源于少数具有突破性潜力的实体,以应对与中国等主要竞争对手的技术竞赛,特别是在军事和加密等关键应用领域。 如果这些分析师的悲观预测成真,对大型科技公司(如亚马逊、微软)在量子计算领域的长期战略布局会有何影响? - 对于亚马逊和微软这类拥有庞大现金流和多元化业务的科技巨头而言,量子计算股票的短期暴跌反而可能提供战略性收购机会。 - 它们不太可能放弃在量子计算领域的布局,因为这代表着未来的计算范式。股价下跌会降低收购有价值的初创公司或技术团队的成本,从而加速其内部研发进程或完善其云服务生态系统。 - 此外,市场泡沫的破裂有助于澄清行业现状,迫使专注于实际技术突破和商业应用,而非仅仅是融资和炒作,这反而会帮助这些巨头在更理性的环境中推进其长期战略。